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实效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走访调研,笔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有了比较细致地了解,深刻感受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变化。同时,笔者总结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供同仁参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1.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看似简单,可学习起来并不轻松,它承担着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历史重担。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是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以学生学知识为中心,以教科书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全面提升。
  2.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调查问卷、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及实践性学习等教育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努力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师生互动,关心学生的思维发展,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
  3.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改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呢?首先,教师要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范围,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学生的一言一行相结合;其次,教师要将学生在每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否有积极参与,是否有认真做笔记,是否有落实到行动,这几点作为考核的要点,而不是仅凭考卷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4.思想政治教育要放在培养人才的首位
  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专业的高技术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标志线。因此,大学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历教育、综合业务能力、社会需求等视为同等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其他各项的首位,给予优先关注。
  5.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育内容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未来就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教师要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瞄准国际市场,不断提高竞争意识,改善学习环境,积极进行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到基层扎根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锐意进取,敢于拼搏。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实效
  1.落实了德育首要地位,规范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
  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促进了学校把德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同时加强了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以及遵纪守法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观、三义、四信”教育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樹立了科学的思想观念,为抵御不良思想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开展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拓宽了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有效推进了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辩论、演讲赛、抢答赛等教学方式,弘扬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参考文献:
  [1]姚念龙,刘颖.简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崔焕彩.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11.
  [3]赵朋光.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6).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高中地理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新课程改革倡导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以及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笔者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出发,对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探究。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  案例教学法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要帮助学生适应以后社会的发展,又要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历程的了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师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讲解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要将人生感悟呈现给学生,从而让历史课堂教学具有人文
摘要:对小学教育而言,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深入钻研教材,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不断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措施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采取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教师是课堂的驾驭者,而学生只是进行机械性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数学学习没有产生学习兴趣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丰富学生的感知,增强学生的体验,以趣味化的内容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本文主要从优化设计、丰富形式、增进互动等角度,阐述了趣味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趣味教学;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加之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只重视知识的讲授,常常会忽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和社会实践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已逐渐深入民众的生活。人们往往会通过微信、微博来表达自我观点,了解新闻事件,而高中语文教学也可以有效利用微信、微博,使它们成为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共享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微信、微博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关系,并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番思考,以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信 微博 高中语文 教学思考  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
摘要: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文中充满了作者的反道教思想,而此主题的产生,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人生际遇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西游记》的反道教思想。  关键词:《西游记》 反道教思想 原因  一、《西游记》作品思想简述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神魔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数百年来,它以神奇动人、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中外读者。然而,关于它的主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的能力非常重要,听力的提高对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着积极作用。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听力存在障碍。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听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听力障碍的成因,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障碍 成因 应对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非常重要。其中,
摘要: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图形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利用几何图形进行直观研究,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这也是“图形与几何”的核心教学目标。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利用几何图形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关键词:几何直观能力 数学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切实地围绕学生的思考方向进行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凭借观察,分析和思考数学问题,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
与其他理科科目相比,高中生物不仅有大量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学生理解计算的内容,这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首先,受高考压力的影响,教师和学校往往会更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而容易忽视实验教学。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实验教学缺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实验教
瑞士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成长或发展的根源不在于单纯的外部环境,也不在于单纯的主体内部,而在于主体与其道德环境积极交互的作用——活动与实践,在于这种活动或实践引起的矛盾和思考。”因此,皮亚杰认为,正如儿童是他自己的理智世界的构造者一样,他的道德世界也是由自己逐渐构造起来的。皮亚杰觉得理智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活动和同伴合作是道德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人、教师和其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