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缩写:网络空间中的另类语言表征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ong966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类新兴网络用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应用范围也大致呈现出一种群体扩张的趋势。最近,因《觉醒年代》而走红的“yyds”(永远的神/永远滴神)相继成为各大社会媒体的主题标签,例如:
  (1)收获“白玉兰”,“押中”高考题,《觉醒年代》为什么是“yyds”?(《新民晚报》2021 年6 月11 日)
  (2)致敬守常先生和仲甫先生!这百年盛世如您所愿!觉醒年代yyds!(新浪网,2021 年7 月1 日)
  除了yyds,诸如xswl(笑死我了)、dbq(读不起)、ssfd(瑟瑟发抖)等也是较为常见的网络缩写形式。这些缩写形式为何会大量兴起?它们在现代汉语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在语言规范常态化的今天,我们又该对此类新兴用语采取何种态度?这些都是我们亟待回答的问题。
  一、拼音缩写组合与字母词辨异
  人们很容易将由字母串构成的网络用语同汉语中的字母词进行关联。所谓字母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解释为“由西文字母构成或其中包含西文字母的词语的通称,如‘DVD’、‘AA 制’等”[1]。刘涌泉认为字母词中除占有多数的外来词外,还有少部分的中文词,如HSK(汉语水平考试)、RMB(人民币)等。[2]刘氏的这一看法,使得汉语字母词不再仅是西文汉化的结果,而是凡由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参与构成的词都应归入字母词的行列。如此一来,像yyds、xswl 等也就很容易在形式上被拉入字母词的大军。
  首先,就词典定义来看,字母词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外来词(此处我们只讨论仅由字母构成的“纯字母词”)。所谓特殊,即这些外来词是以外语原固定格式的简缩形式出现的。既然是简缩,那么就必然有对应的全称作为基式。譬如GRE 的基式是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它是以每个西词的首字母为截取单位,一个字母就代表着一个词。汉语中的缩略词语也有相似的形成路径。缩略词一般被认为是“从其所由缩略的基式上截取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字(语素)另行组合成一个新的单位”[3]。如“支委会”是“支部委员会”的缩略,其中“支”代表“支部”,“委”代表“委员”,“会”因无法再缩略,故而直接附添其后。由此可见,典型的字母词就是原西文固定组合简缩后,普遍应用于言语交际的词的形式。
  其次,这些由汉语拼音简缩后的形式是否也应当被定义为字母词呢?自《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起,HSK、RMB 等就被列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这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它们应以西文字母的发音为标准。然而,这些所谓由西文字母构成的词的基础式却是汉语拼音。由汉语拼音字母简缩而来的缩略词在缩略的过程中,字母的读音是不应该改变的。此外,在实际交际中,有很多“中文字母词”都是按照它们的汉字读音来读的,如RMB 便读作“人民币”。周玉琨认为:“从语言理论上说,语音都确定不下来,又怎么算得上‘词’呢?”[4]当然,词的读音问题可以通过后续的语言规范工作来确定。但最为关键的是,这些被认为是中文字母词的汉语拼音缩写,它们同经典意义上的字母词是有本质差别的。前面提到,字母词是以外语原固定格式的简缩形式出现的,简缩后的每一个字母都直接代表了原外语词。可是,由汉语拼音字母构成的HSK、RMB的直接原型是汉语音节,而不是汉字词。对于汉语来说,拼音字母谈不上是文字,就更谈不上是以某个汉语固定格式为直接基式了。因此,笔者认为将这些组合纳入字母词的行列,还是需要再斟酌的。
  最后,再来看网络上流行的yyds、xswl 等。根据以上论证,它们不能算作是字母词的范畴。因此,就有诸如“汉语拼音缩写词”“拼音缩写词”等称谓出现。笔者认为这些称谓也有不妥,不妥之处就在于,它们其中有很多都是没有获得“词”的身份的自由组合。一是这些由拼音字母间接代表的基式尚不固定;二是这些基式本身就有很多是自由词组。笼而统之,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网络拼音缩写形式通称为“拼音缩写组合”。
  二、拼音缩写组合涌现的促因
  目前,由“00 后”大军创造的拼音缩写充斥着整个网络空间,并逐步形成了一种亚文化。而这种与主流语言“抵抗”的另类体式,归根结底是在语言和文化心理两大因素的促动下产生的。
  1. 语言省力原则的驱动
  语言“省力原则”的核心理念为“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5]。在网络通信发达的今天,语言省力更是年轻人共同追求的一种“语言准则”。拼音缩写组合的省力表现在,它可以利用最少或最简单的符号来表达一组完整的词义或词组义。需要补充的一点是,通常情况下,只有某一语言组合在某一时段突然流行开来,其复现性才会促使它迅速以拼音缩写组合的形式出现,以提高交际效率,达到省力的目的。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起初由网络拼音缩写组合带来的这种省力,只是针对使用者(或说话人)而言的。也就是说,很多网络拼音縮写组合的约定俗成只是在小范围里形成,而对于那些不明就里的听话人来说,反而是加大了语言理解的难度。只有随着此类缩写组合不断地扩大交际圈,语言省力的效果才会逐渐转移到更多的人群当中。
  2. 青年亚文化引爆拼音缩写组合
  马中红认为,青年亚文化“以其青春性、多变性和挑战性的特性有别于位居社会主体的成人文化”[6],随着数字媒体的开发与成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网络世界中寻找自己的文化群体,并逐渐以语言作为文化认同的标记,希望能够利用脱离正常言语交际的符号和生造词来形成自己的文化隔区。因此,亚文化在语言上体现为排拒性与风格性。排拒性表现在其与主流语言符号的违背。年轻人可以在自己构建的话语体系中自由运用并理解这些有悖于主流语言符号的缩写组合,而其他文化圈层的人则无法理解这些隐秘的“ 行话”。以“00 后”为首的年轻人掀起的这场拼音缩写风潮,使其从语言表达方式上获得了话语的“主导权”,体现出了较大的抵抗性和排拒性。
  风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求新、求异心理的体现。拼音缩写组合是一种新奇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抛弃了原有的汉字系统,而另用拼音字母来传达相同的内容,是形式上的求新、求异。二是一种情感宣泄的另类表达。拼音缩写组合通常和汉字一同出现,字母与汉字的同现会因文字形式迥异而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来说,字母符号就会成为视觉的焦点。而年轻人也正是想通过这一视觉焦点来宣泄或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譬如,前不久热播的历史正剧《觉醒年代》,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为主线,讲述了一批青年革命者寻求真理的奋斗路程,让“90 后”“00 后”们直呼“永远的神”(yyds)。而后,yyds 也被用到了很多革命英雄人物的身上。青年一代想通过这种另类又醒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崇敬之情。   三、拼音缩写组合当如何看待
  拼音缩写组合因形式上与规范汉语相违背而遭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判,他们认为其是在人为地制造社交屏障,应当立即禁止。但也有人认为,拼音缩写组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方便性,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并無不妥。
  首先,拼音缩写组合是一种新兴的表达方式,出现反对、支持等各种声音不足为奇。我国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历代改革,层层筛选得来的结果。晚清时期,为寻求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之方,卢戆章等人提出了要对中国的文字实行拼音化改革。民国以后,注音字母运动和国语罗马字运动被推向高潮,当然也遭受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虽然这两场运动的思想主张最终并没有在中国贯彻执行,但以此为基础而创制的《汉语拼音方案》却是国家目前一直在推行的语音规范。笔者想说的是,语言文字的革命和创新都是语言发展的正常进程,我们要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
  其次,人们对拼音缩写组合的态度存在着从排斥到接受的事实。虽然这些拼音缩写组合被很多人喻为一串加密的密码,让人难以理解,但就在十几年前,很多“90 后”也人为地制造过同样的难题,如GG(哥哥)、MM(妹妹/美眉)曾一度成为一代人的语言密码。然而十几年过去了,这些拼音缩写组合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成为很多人共知的语言代号。因此,笔者猜想在这个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yyds、xswl 等“00 后”创制的缩写组合也会在将来突破语言的屏障而为更多人所知。
  最后,网络拼音缩写组合需要合理规范、正确引导。拼音缩写组合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隐秘性”“简约性”“趣味性”的语言风格倾向。我们承认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但也不可任其发展,随意滥用。一是拼音缩写组合的歧义性较大,如yyds 可以有“永远的神”“永远单身”等多种理解。二是流通范围狭窄,绝大部分的缩写组合只是被一小部分年轻人使用,并没有进入通用语当中。三是网络拼音缩写没有一个明确的缩略标准,多数情况下都是随意缩略。一言以蔽之,网络拼音缩写组合尚未具备语言单位的资格。
  因此,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要求语言工作者及相关部门注意到这一现象并进行合理地规范和引导。这里主要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对于经常与主旋律同现的或已被人们喜闻乐见的拼音缩写组合应首先明确其含义,消除歧义,并规定大小写形式;二是对于一些尚未传播开来的缩写组合应当继续监测,最好可以开展追踪调查,进行数据统计,以便了解其发展的动态走向;三是主流媒体应当做好表率,不用或少用缩写组合,不得不用时,最好在括号中注明其内容含义。
  yyds、xswl 等网络拼音缩写组合的出现是对主流规范语言的挑战,是在青年亚文化时代下语言猎奇心理的驱使。在网络通信发达的今天,此类缩写组合或许会越来越多,而实时观测统计、正确规范引导、柔性对待处理是语言工作者应当共同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关键词】王禹偁,行道观,《黄冈竹楼记》,声音景观,心灵世界  王禹偁(954年—1001年)的《黄冈竹楼记》[1],写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八月十五日。这年他四十六岁,三月刚抵达贬地黄州(今湖北黄冈),担任知州。黄州在唐宋时期乃偏僻边远之地,多为官员贬谪之地。宋元之际寓居黄州的文士龙仁夫就曾说:“黄为郡,历世称遐陬,非羁人谪客左迁鹢退,不至是间。”[2]在黄州子城的西北角,有处城墙坍塌毁
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革命传统教育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等文件为依据,结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具体情况,对如何把握高中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教育的定位、如何深入发掘革命传统的丰富内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应立足于语文作为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学科这一基本特点,从文化角度充分发掘革命传统,让革命传统教育成为学生获得思维提升、审美熏染、情感激发、人格培养的综合过程.
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浩瀚而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流变和丰富内涵,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田喆、刘珮、石瑾共同编写的《汉语言文学导论》一书,针对体系庞大、内容广博的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学科,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入手,以经典理论和作品为着眼点,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资料,深入浅出地概述了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和研究的兴趣;并通过精心编选和设计的案例与思考题,帮助读者形成坚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脉络和理论认知,提升文学鉴赏、评论能力.
期刊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细读,策略探究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其都十分重视,并探索出了多种阅读方法。其中,文本细读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文本细读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思维,同时也使学生真正重视读书和思考,并且爱上阅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仔细研究作者的遣词造句和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文本细读指导。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自
整本书阅读过程指导策略,即“读前指导”“读中指导”和“读后指导”,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科学激趣引导,有效调控过程,积极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深度走进文本,读透文本,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设计不仅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是教学过程的指引及学习结果的保障,更是开展教学反思和研究的重要凭据.相比于数理化等学科,以“选文”为基本施教载体的语文学科,并不具备一套知识点具体、逻辑关系明晰的教学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就更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明确“教什么”“怎样教”.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为创设体现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堂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期刊
虽然加拿大文学在我国学界所受到的关注很有限,但在少数学者的孜孜以求之下,仍然发掘并梳理出了加拿大文学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文化特色.傅俊等编著的《加拿大文学简史》一书,便是这样一本系统展示加拿大文学概况的普及读物.
期刊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媒介交际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其语言形式多样、语体风格诙谐、意义内涵生动,受到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青睐。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篇分析的重要理论,在分析语义“心理现实性”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从不同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角度,以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为例,阐释其意义构建中所蕴含的思维和现实生活体验的交互映射整合过程,揭示网络流行语背后复杂的认知机制。  一、概念整合理论  20 世纪
期刊
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方式,成语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不仅远远超越了其字面意义本身,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乃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综合反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成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成为语言教育和国民文化素养提升的有利抓手.尤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成语典故为基点,使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传统风俗、传统道德、传统美学等各个层面的传统文化,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从中一窥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
期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让其在世界面前活跃起来,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民族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必然.但在对外推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展现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内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