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中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探讨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是哲学上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法哲学中更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在西方法学史上,无论是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哲理学派以及社会法学派都曾围绕法的应然与实然进行过论战。各大学派在这一问题上展开了长期的争论,在相互的争论中,有时一方占上风,但没有一派被彻底消灭,也没有形成一方独奏的局面。因而这些学派的错误就在于顾此一点,不及其余,到了20世纪,它们之间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在争论的同时,它们中间的代表人物也看到了固执于某一方面的局限,而在或明或暗地修改自己的理论主张,表现出各学派的合流,体现了一种综合的倾向。但是综合法学派没有认识到,西方中的每一学派的繁荣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它们都适应了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或特定社会集团的需要,或是体现了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在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情况下,想把所有法学流派的观点都装在一个容器里也是有很大的理想色彩的。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西方法哲学中不同时期各个学派的应然与实然的思想和马克思法哲学中应然与实然的思想,进而从中找出法哲学中应然与实然的关系的正确定位。因为只有将其关系定位准确了,才能有利于法哲学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同时这样做也是对法哲学理论的一种必要补充。众所周知,法的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在繁杂众多的法学流派中本文只是对具有典型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哲理法学派以及社会法学派等进行了必要的考察分析。从总体来说,本文在对法的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探讨时,将结构安排为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当前应然与实然在哲学语境中的背景进行了简要概括,同时指出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是哲学上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法哲学中表现的更为突出。通过对西方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哲理法学派以及社会法学派中应然法与实然法的思想考察分析,归纳了各个不同学派在不同时期对法的应然与实然的关系的定位。第二部分:通过马克思各个时期中法哲学中应然与实然思想的分析,找出了有关马克思对法哲学中法的应然与实然关系的理解线索。在这个部分对马克思法哲学观中有关法的应然与实然关系的理论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马克思的早期法哲学思想中对应然与实然的认识;第二,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思想中对法的应然与实然的关系理解角度分析;第三,马克思的实践应然发展观思想形成。第三部分:运用马克思法哲学中实践应然发展观对法的应然与实然关系的正确定位;通过扬弃马克思的实践应然发展观进一步指出了法哲学中应然与实然关系的正确定位及其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正>中国素有戏曲大国之称,被誉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和前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表演体系,被公认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随着当前文化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现代奥运会与电视媒介开始结缘,并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时期内迅速成为让世人瞩目的“天作之合”。本文在梳理现代奥运会和电视媒介结缘历史的基础上,着
<正>总的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水平,与宪法、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大制度在地方的实践和情况也不尽相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开展微课程的开发、设计,利用微课辅助学科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无限的可能与潜力。依据微课"短
衔接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英语语篇中,衔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中国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衔接的重要性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缺
目的研制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肝癌量表(QLICP-LI V2.0),并对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考评,同时对该量表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依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的改革步伐也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高中政治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中便有了很多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落实到日常的课堂中,不断地解
电子工单系统是由工单模板管理、派发方式管理、流转流程管理等模块组成,实现用户管理、值班管理、工单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的事务处理系统。采用电子工单系统,利用互联网的有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与重要内容。而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又是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和谐乡村建设的基本内容。
物种遗传资源是植物品种选育和遗传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核桃的原产地之一,有着丰富的遗传资源,但由于近年来核桃产业不断发展,核桃良种和无性系生产逐步深入和扩大,资源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