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多种符号形式和媒介在日常交际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话语分析形式与思路。然而目前所做的多模态话语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海报、杂志等静态多模态语篇,对于动态语篇的研究数量与领域做的还不够,且这些大多从视觉与语言模态入手来研究意义的构建以及模态关系,而关于听觉模态的探讨还不多。
同时城市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语篇,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资源于一体。回顾以往所做的关于这一类语篇的研究,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来探讨其意义的构建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且分析层面也不够全面。
因此,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腾讯视频上官方所发布的一部优秀城市形象宣传片英文版Hangzhou为研究语料,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Kress与van Leeuween视觉语法中的三大意义,van Leeuween听觉语法中的角度维度以及张德禄提出的不同模态关系,对片中的语言模态、视觉模态以及关于听觉模态、语言模态与视觉模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作了探讨。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三个:(1)语言模态是如何在Hangzhou中构建意义的?(2)视觉模态是如何在Hangzhou中构建意义的?(3)听觉模态、语言模态与视觉模态三者在构建Hangzhou整体意义时的关系是什么?
本研究最终发现:(1)就语言模态而言,及物性系统中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与心理过程被较多地使用来构建杭州城市的概念功能,涵盖城市的方方面面。构建人际功能时,语气与情态化系统均拉近了与观众的亲密联系。其中,语气系统中以绝大比例使用了陈述句句式,同时在情态系统中较高频率地使用低、高值情态化操作词与附加语礼貌性且强有力地向观众传达信息,而较低频率使用的中值意态化操作词也使得观众更易接受与义务或倾向相关的信息。在构建语篇功能时,大量的衔接手段被广泛使用,包括词汇衔接中的同现关系,照应,省略及连接成分。(2)就视觉模态而言,叙事过程被较多地使用,用来表征城市的文化习俗、高质量生活方式、和谐的生活氛围及积极的精神面貌。而低频率使用的概念过程主要用来表征如宏伟建筑与工业产业园、美丽的自然环境等城市的一些静态信息,因此两种过程共同构建起杭州的再现意义。构建交互意义时,提供行为使用最为频繁。同时,占使用比例较高的长镜头有效帮助观众领略杭州的整体风貌,而使用较少的中镜头与近镜头有效与观众建立了亲密关系,增加对城市的认同感。另外,正面与水平视角使用得最多,有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信息值、显著性与取景三者共同构建了构图意义。信息值方面,中心-边缘结构使用最多,而上-下、左-右结构起辅助作用。通过颜色、位置、光亮度、尺寸及拍摄视角间的对比,城市的核心要素得以凸显给观众。另外通过视觉技巧与分界线条两种取景手段,图像中的所有元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信息的显著性。(3)关于听觉模态、语言模态与视觉模态间的关系方面,听觉模态与另两种模态总体上呈强化的互补关系,但细节上当镜头中只有声音符号与视觉图像两种模态资源同时出现时,两者间是非强化的互补关系。另外语言模态与视觉模态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因此呈非强化的互补关系。
本研究在理论应用与实践分析上都有所深化,因此宏观上兼具了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研究语料仅涵盖了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研究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欠缺了普遍适用性,且研究层面并不全面,如语言文本中的时态与主位结构、视觉图像中的情态等并未探讨。因此,对于城市形象宣传片及类似的动态多模态语篇仍需更多的学者进行相关的深入研究。
同时城市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语篇,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资源于一体。回顾以往所做的关于这一类语篇的研究,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来探讨其意义的构建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且分析层面也不够全面。
因此,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腾讯视频上官方所发布的一部优秀城市形象宣传片英文版Hangzhou为研究语料,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Kress与van Leeuween视觉语法中的三大意义,van Leeuween听觉语法中的角度维度以及张德禄提出的不同模态关系,对片中的语言模态、视觉模态以及关于听觉模态、语言模态与视觉模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作了探讨。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三个:(1)语言模态是如何在Hangzhou中构建意义的?(2)视觉模态是如何在Hangzhou中构建意义的?(3)听觉模态、语言模态与视觉模态三者在构建Hangzhou整体意义时的关系是什么?
本研究最终发现:(1)就语言模态而言,及物性系统中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与心理过程被较多地使用来构建杭州城市的概念功能,涵盖城市的方方面面。构建人际功能时,语气与情态化系统均拉近了与观众的亲密联系。其中,语气系统中以绝大比例使用了陈述句句式,同时在情态系统中较高频率地使用低、高值情态化操作词与附加语礼貌性且强有力地向观众传达信息,而较低频率使用的中值意态化操作词也使得观众更易接受与义务或倾向相关的信息。在构建语篇功能时,大量的衔接手段被广泛使用,包括词汇衔接中的同现关系,照应,省略及连接成分。(2)就视觉模态而言,叙事过程被较多地使用,用来表征城市的文化习俗、高质量生活方式、和谐的生活氛围及积极的精神面貌。而低频率使用的概念过程主要用来表征如宏伟建筑与工业产业园、美丽的自然环境等城市的一些静态信息,因此两种过程共同构建起杭州的再现意义。构建交互意义时,提供行为使用最为频繁。同时,占使用比例较高的长镜头有效帮助观众领略杭州的整体风貌,而使用较少的中镜头与近镜头有效与观众建立了亲密关系,增加对城市的认同感。另外,正面与水平视角使用得最多,有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信息值、显著性与取景三者共同构建了构图意义。信息值方面,中心-边缘结构使用最多,而上-下、左-右结构起辅助作用。通过颜色、位置、光亮度、尺寸及拍摄视角间的对比,城市的核心要素得以凸显给观众。另外通过视觉技巧与分界线条两种取景手段,图像中的所有元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信息的显著性。(3)关于听觉模态、语言模态与视觉模态间的关系方面,听觉模态与另两种模态总体上呈强化的互补关系,但细节上当镜头中只有声音符号与视觉图像两种模态资源同时出现时,两者间是非强化的互补关系。另外语言模态与视觉模态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因此呈非强化的互补关系。
本研究在理论应用与实践分析上都有所深化,因此宏观上兼具了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研究语料仅涵盖了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研究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欠缺了普遍适用性,且研究层面并不全面,如语言文本中的时态与主位结构、视觉图像中的情态等并未探讨。因此,对于城市形象宣传片及类似的动态多模态语篇仍需更多的学者进行相关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