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依赖虚词表示语法意义。其中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时间副词具有表示动作行为时间范畴的作用和功能。蒙古语则属于阿尔泰语系,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其时间范畴主要是借助动词的后置词缀和附加成分来表达,但是也存有一部分时间副词辅助表示时间意义。
本文择取现代汉语与蒙古语中常用的时间副词,从构词方式、语义分类、句法表现、表达功能等方面作了系统对比,试图揭示两种语言时间副词的异同点。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
绪论部分首先从两种语言副词特点、时间范畴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等方面阐释了本研究的意义。其次从汉语时间副词、蒙语时间副词和跨语言比较三个视角概述时间副词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总结了以往研究经验和不足。最后阐述本文的整体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界定时间副词是指表达动作行为在时间轴上各种状态的副词,确定了汉语和蒙语常用时间副词的范围,汉语时间副词明显比蒙语多。分析汉语和蒙语时间副词的构词方式并作了异同比较,发现汉语和蒙语的构词方式类型较为一致,但是汉语以复合为主体,而蒙语以派生为主体。
第二章将汉语和蒙语时间副词首先分为定时和不定时大类,不定时时间副词下分行为时轴关系类和行为时轴形态类,然后再往下将之分成若干次类和小类并举例阐明。蒙语与汉语时间副词相比较,虽然在一些小类上存在差异,但是在时间副词的大类、类及次类方面都有可比性。最后对汉语和蒙语的部分语义对应问题进行探讨,蒙语时间副词中有一些时间副词后面可加后缀-(xah/xoH/x3H/xeH)形成比较减弱级,这是汉语所不具备的。
第三章分别描写了汉语和蒙语时间副词的句法位置、搭配功能和连用规则并发现有异同点。汉语和蒙古语的时间副词主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充当状语成分,修饰和说明谓词成分。但是,蒙语时间副词所处句法位置不像汉语那样有音节的限制。
第四章着重对比汉语和蒙语过去、现在、将来绝对三时表达方式的异同。蒙古语有严格的时范畴,词汇手段在表达时间意义方面往往起到辅助和具体描写的作用。汉语主要是依靠时间副词与动态助词、时间名词的共用等词汇手段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意义。
结语部分从整体上总结了本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并提出今后研究中要重视时间副词内部小类的对比研究。
本文择取现代汉语与蒙古语中常用的时间副词,从构词方式、语义分类、句法表现、表达功能等方面作了系统对比,试图揭示两种语言时间副词的异同点。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
绪论部分首先从两种语言副词特点、时间范畴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等方面阐释了本研究的意义。其次从汉语时间副词、蒙语时间副词和跨语言比较三个视角概述时间副词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总结了以往研究经验和不足。最后阐述本文的整体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界定时间副词是指表达动作行为在时间轴上各种状态的副词,确定了汉语和蒙语常用时间副词的范围,汉语时间副词明显比蒙语多。分析汉语和蒙语时间副词的构词方式并作了异同比较,发现汉语和蒙语的构词方式类型较为一致,但是汉语以复合为主体,而蒙语以派生为主体。
第二章将汉语和蒙语时间副词首先分为定时和不定时大类,不定时时间副词下分行为时轴关系类和行为时轴形态类,然后再往下将之分成若干次类和小类并举例阐明。蒙语与汉语时间副词相比较,虽然在一些小类上存在差异,但是在时间副词的大类、类及次类方面都有可比性。最后对汉语和蒙语的部分语义对应问题进行探讨,蒙语时间副词中有一些时间副词后面可加后缀-(xah/xoH/x3H/xeH)形成比较减弱级,这是汉语所不具备的。
第三章分别描写了汉语和蒙语时间副词的句法位置、搭配功能和连用规则并发现有异同点。汉语和蒙古语的时间副词主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充当状语成分,修饰和说明谓词成分。但是,蒙语时间副词所处句法位置不像汉语那样有音节的限制。
第四章着重对比汉语和蒙语过去、现在、将来绝对三时表达方式的异同。蒙古语有严格的时范畴,词汇手段在表达时间意义方面往往起到辅助和具体描写的作用。汉语主要是依靠时间副词与动态助词、时间名词的共用等词汇手段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意义。
结语部分从整体上总结了本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并提出今后研究中要重视时间副词内部小类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