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以来,人民行动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建国的过程中,人民行动党把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完成建国的过程也进而确立了自身的独大地位。1968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地位确立,从此进入平稳运行期。从国家创建到“一党独大”地位的巩固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人民协会”始终贯穿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民协会的产生是由于人民行动党政治斗争的需要,随着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以来,人民行动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建国的过程中,人民行动党把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完成建国的过程也进而确立了自身的独大地位。1968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地位确立,从此进入平稳运行期。从国家创建到“一党独大”地位的巩固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人民协会”始终贯穿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民协会的产生是由于人民行动党政治斗争的需要,随着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地位的形成,作为行动党联系民众、控制社会的重要法定机构,在1994年人民协会接管了新加坡所有基层组织,控制着新加坡庞大的基层网络。同时,人民行动党政府通过人事上的安排与财政上的支持控制着人民协会及其基层组织,使得人民协会具有越来越浓厚政党、政治色彩,已经成为一个“准政府”机构。在一个议会共和制国家中,人民行动党通过控制人民协会从而控制了社会,巩固他一党独大的体制。人民协会及其基层组织所具有的压制反对党发展空间、提供双向交流渠道以及培养、输送政治人才的功能,维持了人民行动党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加强了人民行动党对社会的控制;人民协会及其基层组织具有的塑造国家认同的功能又推动了新加坡的国家建设。但随着社会的嬗变、民情的转向,以及精英阶层看法变得多元和分歧,新加坡政治生态也无可避免地受到极大的冲击。面对新的政治生态,人民行动党政府没有固守成规,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顺应客观环境的改变因时制宜,在自身与人民协会及社会的关系上做出政策调整。新加坡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开始逐渐有从“强政党——弱社会”向“强政党——强社会”转变的发展趋势。所以,研究“一党独大”体制下新加坡人民协会的性质与功能对于我们了解人民行动党维持“一党独大”地位的成功、新加坡国家建设的成功以及新加坡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在一党独大的体制下研究新加坡人民协会的性质与功能,分析人民行动党与人民协会、社会的关系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其他文献
自2007年我国发布首个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和变迁。作为开展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是确保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目标和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和有力保障。 研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不仅是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承诺,也是我国当前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我国未来保持健康持续
习总书记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这充分说明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其实是生态环境的竞争,同时,生态城市建设也逐步成为重中之重。当城市变得美好起来,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增强城市吸引力,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水平。因此,“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正不断成为城市建设的目标。 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
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管理的有效运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普遍得以确立,企业民主管理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地方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主管理的运营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地方国有企业民主管理运行虽然取得了系列成就
贫困一直都是围绕在世界各国当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我国农付在农业资源还有农民知识上一都是比较困乏的,所以贫困的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而在建国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一,党带领全国人民积极的展开了反困工作,而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这也使得全国很大范围之内都以得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扶贫的目标也得到了提升,从当年的只要求温饱到了现在的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迈向小康社会。不过反宿困工作在现在还是有许多无法解
“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是建设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欧亚经济走廊和海上通道,促进中国、沿线各国乃至整个亚欧经济的发展。该倡议遵循市场规律,使生产要素更大规模地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合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施,需要周边国家和参与国的大力支持。换言之,要对“一带一路”的未来做出预测,仅仅了解中国方面的意图是不够的——必须研究沿线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对
身份认同是当代族裔以及社会认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美国目前增长最快的族群,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是反映亚洲移民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个重要变量。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的复杂交织,在亚裔美国人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由身份认同而引发的冲突变得日益显著,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引发亚裔与其他族群的矛盾乃至社会问题。亚历山大·温特认为,身份是由内在和外在结构建构而成的。本文从自我身份认同与社会身份认同两个
随着全球化推进,能源逐渐成为各国所关注的战略资源,国际能源合作也成为国家间博弈的舞台,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两个大国,中俄能源合作不仅对两国国内具有重大意义,更是对国际社会拥有巨大影响力。中俄能源合作从20世纪90年代拉开序幕,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历经波折,但仍旧稳步前行。能源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展,由传统化石能源扩展至电力、新能源等;合作的层次也不断加深,由原料贸易拓展至上中下游
印度独立之后,国大党政府在宪法中宣布废除贱民制度,但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却抑制不住实质上的波涛汹涌,种姓制度的影响并未消除,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种姓与竞争性选举制度的融合。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大党以及印度人民党的衰败,印度地方政党开始崛起,虽然保留政策给低种姓阶层带来了一定的福利,但是低种姓阶层尤其是达利特人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地位却依旧没有得到改善;此时,安贝德卡尔作为贱民领袖唤醒了低种姓
穆斯林移民作为英国社会最大的少数族裔,对英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以伊斯兰教为宗教信仰的穆斯林与以基督教为宗教信仰的英国主流社会存在明显的文化异质性,这种文化因素与政治、经济因素一样,对穆斯林移民在英国社会的融入状况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用数据分析法的方式,对穆斯林移民在英国社会的融入状况进行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即文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移民理论、
民主化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朝向民主制度进行努力,但中东地区却似乎是一个例外。中东地区复杂的历史与宗教使该地区各国民主进程缓慢,其中伊拉克作为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最大的试验场,从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至今其民主转型已经超过十年。伊拉克的民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无疑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它的民主转型进程与民主制度的质量,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伊拉克极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