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农业大国,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并且我国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农田景观多样,丰富的田园文化为我国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观光农业得以发展的有力保障。从全国各地的实践经验来看,发展观光农业不仅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实现农业的高效性,带动农村住宿、餐饮、运输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有利于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交流,加快科学技术的传播和运用。消除了城乡差别,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为未来都市的发展留出预备地。本文从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总结归纳,结合景观生态学、植物群落和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理论,梳理界定了观光农业园的内涵和外延、观光农业的类型、特征等基本属性,从观光农业园的规划理论依据、原则、内容、功能分区和景观规划等方面,探讨了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及建设思路。1、我国的观光农业园在发展过程中具备以下特征:生产性,观光农业园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绿色和特色农产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具有农业生产的特点;参与性,观光农业让游客体验了农村生活、参与了农业生产活动,在观光游玩的同时学习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娱乐性,观光农业的发展是为了让处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下的人们能够放松精神,享受乐趣。而观光农业园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修建游乐中心、表演场等供欣赏和取乐;生态性,观光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观光农业园的类型很多,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把观光农业园总结归纳为观光农园、民俗观光园、教育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旅游村、主题农业园这5种类型。在建设观光农业园时,应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农业资源和自然环境等实际条件建设合适的观光农业园。3、在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过程中,要以生态性、特色性、多样性、参与性、经济性等为规划原则。4、长安区观光农业规划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现代科技为依托,发展集高效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复合型观光农业。建立以农业生产与示范为主导、农业观光休闲为补充、新型生态村镇为支点、农耕文化氛围营造为烘托、新型生产经营模式为保障、生态景观营造为润色的观光农业体系。把长安区观光农业建设成中国观光农业产业的第一区、中国农业工业化的排头兵、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快乐田园、城乡一体化的样板,并具备生产示范功能、科普教育功能、观光游憩功能、文化宣传功能等功能。最后,在西安市长安区的观光农业规划中,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园区项目的背景、概况、优势条件和发展现状,确定了长安区观光农业的建设目标、功能定位、总体布局规划与功能分区等,用观光农业园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实践。论文研究对今后的观光农业园规划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