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国际分工,并且在制造环节具有一定优势。然而世界经济形势日新月异,成本的不断增加,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依赖简单加工出口的我国大量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解决我国企业困境的有效手段。科技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都使得企业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在自身进行技术研究开发的同时,寻求外部技术获取途径。在外部技术获取的诸多途径中,技术并购具有其突出的优势,成为大量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技术并购理论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应用于我国的实践中必须考虑到我国的特殊环境。我国市场属于新兴市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在上市公司中非常普遍,控股股东往往采取并购的方式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技术并购虽然以获取技术能力,提高创新绩效为驱动力,然而不例外会受到控股股东掏空动机与行为的影响,然而国内尚无学者将技术并购与股权结构、创新绩效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以发生技术并购的高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主要考察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股权结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该促进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时间;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负向调节;控股股东无论持股水平高低,都体现出壕沟防御效应,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技术并购的成果—创新绩效越低;其余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并未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作用;管理层持股未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作用;技术并购中所获得的目标方绝对知识规模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应当降低税负,优化中小型技术企业的创新环境,鼓励其创新;鼓励大企业进行技术并购,对其提供政策支持;应当继续深化证券市场改革,改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加大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