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女性题材赋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md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题材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题材,在诗词歌赋等各种文学体裁的研究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相较于诗词,以典雅著称的赋文体中的女性题材研究稍显薄弱,还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的分析研究,尤其缺少对唐以后女性题材赋在继承与新变方面的探讨。基于此,本文分四部分对清以前的女性题材赋予以探讨,第一部分为绪论,正文部分共三章十节。绪论部分主要交代背景,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女性题材赋进行界定,明确以女性为写作对象且以赋为题的作品被纳入研究范围,其次阐述女性题材赋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其研究意义,最后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作出简要的介绍。第一章将清前女性题材赋分为四大类并逐节进行阐述。第一节对神女、美女赋各自的发展脉络加以梳理,并比较了神女赋和美女赋的异同。第二节分析后妃赋哀伤情调的三大原因。第三节以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普通妇女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三类不幸的典型:思妇、弃妇和寡妇。第四节对女伎、妓女赋进行介绍,明确女伎以艺立身和妓女以色事人的区别。第二章探讨清前女性题材赋的思想情感取向,共四节。第一节为人伦亲情的真挚表达,尤其是母子之间,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第二节是自我心志的真实传达,包括失志不遇的悲愤,理想求而不得的苦闷以及清洁高尚人格的表现。第三节为民生多艰的深切关注,主要是战争动乱和经济窘迫造成下层人民生存的压力。第四节为政治礼教的美刺讽喻,女性题材赋既有歌颂盛世太平的“美”,又有批判世风人情的“刺”,还有对上位者的劝谕。第三章探讨清前女性题材赋的艺术特色,共三节。第一节分析对女性美的细致描摹,赋家根据不同的女性人物,对其外在形貌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各有侧重。第二节分析文本结构的模式,对传统的主客问答的叙事框架以及“女——妻——母”的叙事结构进行探讨。第三节则主要分析了清前女性题材赋的虚构艺术,通常表现为引神话传说入赋和虚设梦境、幻境两方面。
其他文献
女作家张洁的散文创作,既有鲜明的叙事个性又有明显的写作局限。本文以张洁近四十年的散文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张洁的散文的叙事个性和局限进行论述。首先,从叙事视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了“结构第一”的论断,其中“戒讽刺”,“脱窠臼”,“戒荒唐”和“审虚实”是对戏曲创作内容的要求,“立主脑”、“密针线”和“减头绪”则是对
陈翔鹤作为浅草-沉钟社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其早期小说创作阶段,始终坚守着“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政治保持着疏远的距离,专注于写自己身边的日常琐事,表现“小我”的情
结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阐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并以探究乙醇化学性质的实验为例,将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建立合理的教育引导与启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眉庐丛话》是“清季四大家”之一的况周颐先生在清廷灭亡之后不久写的一部笔记,发表在《东方杂志》第11卷第5号至第13卷第2号,共有五百一十五则。辛亥革命之后,况周颐流寓
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明代蜀之内江人,是嘉靖、隆庆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其一生学识渊博,长时间从事教育活动,曾在经筵上,为穆宗进讲经典;也曾在上至太学、下至地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创性的作家,鲁迅先生以他犀利冷峻的语言风格、繁富多变的写作手法、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使他大量的作品被引进中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
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尤其表现在对时间流逝的体验上,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现代文学文本中病人的主观时间体验,即自我意识中的时间。在具体分析中,笔者发现病人只重过去
<正>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急性胃黏膜病变,特别是用于治疗溃疡并出血、呕吐或不能进食以及顽固性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里氏8.0级地震给正处于喜迎奥运圣火的中国和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悲痛。国人万众一心、国家及时迅速的反应以及新闻媒体更为透明化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