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眉庐丛话》是“清季四大家”之一的况周颐先生在清廷灭亡之后不久写的一部笔记,发表在《东方杂志》第11卷第5号至第13卷第2号,共有五百一十五则。辛亥革命之后,况周颐流寓上海,自称“遗老”,不再理会政治。《眉庐丛话》颇能表现作者此时的思想,很多地方也都能看出作者对满清的“忠义”;其次,《眉庐丛话》在当时颇负盛名,深受读者喜爱,足见书中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人之处;再者,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在我们今天看来,具有着文学、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因此,本论文将用四个章节来对《眉庐丛话》进行研究,意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探析《眉庐丛话》的思想,并对其价值和不足做出分析。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论述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眉庐丛话》概述。本章主要是对《眉庐丛话》做一个大致的介绍。首先是从作者况周颐及其主要经历来进行叙述,特别是他成长及接受教育的经历,对他后来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其次是对《眉庐丛话》的成书背景和版本情况有一个简单的介绍;最后对《眉庐丛话》的内容题材进行分类,试图通过分类来查看作者思想的主要倾向。第三章:《眉庐丛话》的思想观念。本章主要是总结作者在《眉庐丛话》中所透露出来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为作者对女性的欣赏、对义的认识和赞赏以及对满清官场的总结和反思。作者虽然受身份、经历、时代的影响,思想上有落后、不足之处,但很多时候能够与时俱进,表现出积极、进步的一面。第四章:《眉庐丛话》的价值。《眉庐丛话》因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其价值也体现在多个方面。笔者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总结出《眉庐丛话》的四点价值:一是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典章制度和人物史事两个方面;二是文学价值,作者记录、保存了许多文献,具有文学研究价值;三是金石学价值,作者对金石的记载,对研究金石和历史都有很大的帮助;四是考据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