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日光温室果菜类蔬菜惯行的南北垄向、小行距栽培模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及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本试验以番茄品种‘罗拉’为试材,在密度为2400株/667㎡条件下,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垄向设2个水平,即NS(南北垄向)和EW(东西垄向),株行距设3个水平,即T40(大行距100 cm,小行距40 cm,株距40 cm)、T30(大行距140 cm,小行距40 cm,株距30 cm)和T25(大行距180 cm,小行距40 cm,株距25 cm),研究了不同栽培垄向和株行距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同一栽培垄向下,随着行距增大、株距减小,番茄茎粗、叶面积、干物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同株行距下,东西垄向的茎粗、叶面积、干物重略高于南北垄向,但差异不显著;EWT30处理的番茄植株长势最好,植株打顶时的茎粗、叶面积、干物重分别比惯行栽培NST40提高了4.2%、7.62%和14.04%。2.栽培垄向和株行距显著影响番茄群体中、下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同一栽培垄向下,随着行距的增大、株距的减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均以T30处理最大;相同株行距下,东西垄向的略高于南北垄向。3.同一栽培垄向下,番茄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均随着行距的增大、株距的减小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趋势;相同株行距,东西垄向的产量高于南北垄向,其中T30和T25处理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折合667㎡产量,EWT30处理为8126.79kg,比惯行栽培NST40提高12.1%。4.同一栽培垄向下,随着行距的增大、株距的减小,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机酸、番茄红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相同株行距下,东西垄向和南北垄向的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机酸、番茄红素含量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