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网络舆情分析及治理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Wi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基因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自出现以来便面临这样一种情形:一方面被各国视为科技制高点和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重点,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却又伴随不断争议,长期保持较高的舆论热度。由转基因的安全性出发,引发了一系列激烈争论,话题涉及经济、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加之一系列负面事件的产生,严重影响到公众对转基因的看法与认知。舆论中充斥着大量非理性言论,影响着转基因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到我国转基因战略、政策等的制定和实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打破了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吸引了大量用户,成为新兴舆论阵地。舆情借助网络呈几何倍数增加,影响更大,网络舆情已成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中转基因舆情热度更高,参与主体和话题更广,每当出现新的相关信息,各平台会产生大量激烈言论,一旦得不到及时引导,会导致负面情绪扩散,严重时甚至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对转基因这一公众敏感度高、情感性强的舆情进行探究,了解其在网络中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对优化我国转基因舆情环境,促进转基因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转基因网络舆情展开研究。首先,对本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及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其次,对研究涉及的转基因、网络舆情、情感倾向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使研究内容更加明确;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释,以公共治理、议程设置等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然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转基因网络舆情进行探究。一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参与主体和舆情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从情感角度进行实证分析。通过Python爬虫程序采集大数据,运用分词与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及情感分析等技术对进行文本处理,之后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微博中舆情情感、信息传播和用户特征等情况。进一步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舆情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微博主题类型、传播效应特征、正文信息特征和评论特征中各变量对舆情情感影响各异。
  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从政府行为和网络新媒体特征两方面思路出发,提出引导、治理转基因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改善转基因舆情环境需要政府、各类媒体、意见领袖等多主体共同努力。此外,还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初,拉塞尔·M·林登提出观点,认为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力量打破传统政府部门界线和功能分割的局面,整合政府各类资源,以单一的界面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政府内部“沟壑丛生”的现状将有机会得到扭转,各国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方式也在发生快速的改变,通过整合功能要素为公众提供线上“一站式”服务的趋势越发明显。在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以开放的与合作的精神来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自由贸易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从互联网时代迅速迈入了数字网络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反映时代特征的“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应运而生。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参与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网上丝绸之路”日益形成。  本文在回顾“数字丝绸
2018年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要加快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到基层。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如何运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治理理论指导城市社区治理,使信息通信技术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是当下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由于行政体制的一些局限,通过广泛运用高新技术便成为突破这些行政局限性的治理手段。无论是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还是克服传统社区治理的一
学位
行政机构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政府改革的重点,广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但以往的多数研究在内容上侧重于组织层面的因素对机构改革效果的影响,而忽视微观个体层面产生的作用。政府成员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客体,他们直接关系到组织改革的效果。改革之后的各要素搭配是否合理也影响着政府部门的效率,这也成为评判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我国历经了前7次机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改革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
学位
自2013年以来,国家在农村信息服务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二者的协同发展在促进“三农”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作用。湖北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其农村信息服务与农村电子商务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二者的协同发展能够大力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但在实践调研中发现,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却是独立的,完全分割开的,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农村信息服务与农村电子商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国家整体战略发展方向逐渐向创新驱动转移,创新创业转变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从众创空间的角度来看,众创空间在创客服务、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社会结构优化、区域发展等方面挥了重要作用。从创客角度看,积极投身于创业活动并成为创客队伍的一份子,这不仅可以让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还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国家正式确定发展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之后,南昌市各单位在当地政府的带
学位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公众对湿地保护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乡村小微湿地作为一类重要的生态用地,其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生态功能的稳定将直接影响到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2018年,中国政府在《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首次提出《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草案,乡村小微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各地纷纷开展小微湿地治理的探索。农民作为小微湿地治理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参与意愿对于小微湿地治理的
学位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暴露出一系列发展问题,以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弊端显著,积极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三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有助于协调区域社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重要工具,是维护陆地生态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学术界已形成了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范式,但缺乏对其构成要素与整体格局间的相互联系等微观层面的思考,较少考虑格局构成要素的系统性与结构性
学位
近年来,水源涵养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宏观政策背景下重要性不断提升,明晰水源涵养服务的综合变化发展对区域水资源保护和维持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实施的基本前提。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对水源涵养服务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相关的政策背景及水源涵养服务的空间关联特性等方面关注不足,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水源涵养保护指导有限。  本文以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
受经济发展影响,农业人口大规模转移已成必然趋势。此举释放了农村多余劳动力,缓解了粮食生产“过密增长”现象,有利于耕地利用效率提升。但是经济发展也使劳动力价格普遍上涨,农药、化肥以及农业机械等相对价格较低的农业生产资料有效替代了劳动力,大量投入到耕地生产中,虽然短期内保证了粮食产量,但是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极大地阻碍了耕地利用效率提升。因此,及时掌握农业人口转移动态,认清耕地利用现状,深刻挖掘农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