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目前世界上相对而言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的诗歌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诗集里的诗歌大多是采自于民间乡野,也就是说在远古时期,寻常百姓家就能够运用诗歌来抒发思绪、表情达意。然而这些诗歌并不是发现于文字记录,而是源自于民间传唱,远古的人们的诗歌创作都是用声音来描绘的,是人们用嘴唱出来的。这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启发:诗歌千百年来的确是一种可以读、唱的文本,离不开一种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嘴巴”。尽管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依然要重视“嘴巴”对于表达与感受的重要性,让学生动起“嘴”来,才能深刻解读、学好文本,或者写出好的作品来。中国现代诗歌具有音韵格律、思想情感等高度凝练的艺术美,现代诗歌的灵动美不能消失殆尽,中学生学习中国现代诗歌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文学素养和自身气质。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方式有千百种,但笔者认为都是以“诵读”为根本的。诗歌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语文学习体悟的最传统、有效的方式。南宋朱熹就曾说过:“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1]清朝曾国藩也曾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2]可见古人对诵读的重视。诵读这门艺术不应被人们淡忘和忽视,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这也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因而对于广大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诵读是进行中国现代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笔者旨在对中国现代诗歌诵读教学进行研究,在先前研究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分析探索出中国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尤其是在诵读教学技巧和实施过程上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中国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的尊重与重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方法。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研究概述,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比如“诵读”“诵读教学”“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第二部分是对统编本初中现代诗歌篇目情况的统计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的依据,从新课标对现代诗歌教学的明确要求、初中生学情、单元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四部分是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的意义,从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意义、现代诗歌教学对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现代诗歌教学与古典诗歌学习的关系以及现代诗歌教学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发扬的帮助四个方面来阐述。第二章是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的现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现状的相关调查,有对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和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访谈调查;第二部分是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现状的分析,从初中生自身原因、语文教师教学和技能原因以及中考相关因素出发,具体分析了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章是初中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策略,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诵读技巧方面来展现现代诗歌诵读策略,第二部分是从诵读实施过程方面来呈现现代诗歌教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第四章是笔者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在第一部分,笔者根据本论文对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的研究,应用研究所得的现代诗歌诵读教学策略,设计了一份现代诗歌《乡愁》的教案;在第二部分,笔者进行了教学反思,首先要加强语文教师干预诵读的能力,这就需要要完善诵读教学的支撑制度,包括完善教师诵读培训制度、完善诵读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中学生诵读考核机制;其次要加强诵读的评价指导;最后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现代诗歌文化素养和诵读专业素养等。结语部分对论文主要内容加以概述。
其他文献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时围绕主题,通过课内阅读材料统整建构,课内外阅读素材融合衔接,课外阅读资源主题渗透路径,拓展学生阅读面,提升阅读素养。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PEP7 Unit5 What does he do?为例,具体阐述教师以教材中的阅读文本为参照,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方式,选取开发、融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展开同步阅读,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机会,增加学生阅读储
在向智能化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小型化、便携化以及集成化的柔性电子产品大量涌现。传感器作为电子产品最核心的元件需要具备良好的柔韧性、灵敏度、工作稳定性、质轻等特点。其中,应力/应变传感器是一类能将机械形变或压力转化为电信号的物理传感器,传统的应力/应变传感器因缺乏柔韧性、可穿戴性以及多功能等性质而逐渐失去在柔性电子产品市场的竞争力。此外,将传感器应用于可穿戴电子领域时,电池不足以为其长期运行提供足够的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难于满足,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必将成为油气供给的主要方式。而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难度大,需要采用人工改造储层、水力压裂等针对性的开采技术。在水力压裂技术应用时,地面高压管汇及井筒内的携砂压裂液属于高雷诺数的固液两相非牛顿流体,压裂车组的非均匀供液、地层裂缝压力变化、局部流道结构变化产生的湍流流动、砂粒碰撞和堆积等,均会引起管道内流体压力波
“双碳”背景下,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量逐渐增加,如何决策分布式电源的输出设定值从而使配电网经济运行成为研究的关键问题。针对分布式电源管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建立时变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就现有算法未考虑当前时段分布式电源决策对未来时段分布式电源决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电压预测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决策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网各节点负荷变动情况对负荷变动后的网络节点电压进行预测。进一步利用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初中生都反应学习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作业负担非常大,数量多、内容枯燥、机械重复,不仅很难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作业设置的合理性也受到很大影响。而"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就很好的解决了作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从作业数量、作业内容等方面强调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就基于"双减"政策这一大背景,以初三学生为例,对数学作业进行合理的设计。
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极具中国特色和浓墨重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旨包括国家治理需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德法合治论、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促进作用的以法促德论、强化道德对法治建设支撑作用的以德促法论、推动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落到实处的德法兼施论。研究阐述和贯彻落实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理论的核心要旨并领悟其原创性贡献,对于坚定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后,提高了配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但需要考虑DG出力的波动性对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为此,综合考虑DG出力以及负荷功率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以有功损耗最小为目标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利用模糊参数表示DG出力以及负荷功率的不确定性,接着利用三角模糊参数将模糊变量清晰化,得到可以用传统方法求解的确定性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粒子
文创产品能充分地体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不仅能丰富文创产品设计的内容,同时也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和地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着重分析基于地域文化传播视角的文创产品的设计情况,探讨地域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创产品设计要点及实践,以更好地提高文创产品的设计水平。
<正>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及时掌握、巩固、提升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是学生自主学习,生成自己的学习素养、规范、习惯和方法的过程,是师生评价、改进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减少作业量、机械刷题和过度重复训练,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性作业尝试,持续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是“减负提质”的有效措施.
期刊
<正>以儿童餐具包装为设计对象,通过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儿童消费需求的研究,运用交互式理念结合包装设计原则,从装潢设计、结构设计、印刷工艺设计入手,介绍了一款具有安全性、趣味性、交互性的儿童餐具包装设计方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