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皮和大豆皮组合对育肥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代谢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089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皮和大豆皮的营养价值及其作为肉羊粗饲料资源的可行性,并以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皮和大豆皮日粮饲喂育肥羊,研究玉米皮和大豆皮对育肥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瘤胃代谢的影响。玉米皮、大豆皮和葵花籽壳测定营养成分后利用CNCPS剖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分,NRC模型估测可消化养分和能量供应,尼龙袋法测定瘤胃降解参数,系统分析3种副产物的营养价值。试验选用36只健康、日龄(120±11 d)和体重(22.2±0.92 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饲喂三种饲粮:1)0%玉米皮+0%大豆皮(对照组);2)9%玉米皮+9%大豆皮(18MIX);3)17%玉米皮+17%大豆皮(34MIX)。试验期共85 d,其中预试期15 d。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皮中CP含量最高,玉米皮SCP和NPN比例最高(P<0.05);玉米皮的PA和CB2含量最高(P<0.05),大豆皮PB1和CA含量最高(P<0.05);大豆皮的td NFC和td CP含量最高,玉米皮的td NDF含量最高(P<0.05);大豆皮DM和NDF有效降解率最高,玉米皮CP有效降解率最高(P<0.05)。34MIX组和18MIX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4MIX组的摄入氮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8MIX组,粪氮和总排泄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消化氮和沉积氮有增加趋势,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4MIX组的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均为最高(P<0.05);34MIX组MCP合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18MIX组差异不显著(P>0.05),MP供应量显著高于18MIX组和对照组(P<0.05);34MIX组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8MIX组和34MIX组瘤胃液中的羟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4MIX组的白色瘤胃球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8MIX组和34MIX组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玉米皮和大豆皮的可利用纤维含量较高,是反刍动物良好的纤维性饲料。利用玉米皮和大豆皮组合替代育肥羊饲粮中部分玉米和玉米秸秆,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羊日增重、饲料效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微生物蛋白产量和代谢蛋白供应量,改善瘤胃代谢。本试验中玉米皮和大豆皮组合用量达到34%饲喂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从土壤中分离产木聚糖酶的芽孢杆菌,并研究其发酵麦麸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集土壤样品,利用高温水浴筛选芽孢,分离培养得到单菌落后,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检测胞外分泌木聚糖酶的含量,确定最优菌株后利用16S r DNA通用引物扩增基因组,对T-A克隆质粒测序获得16S r DNA序列,BLAST比对判断菌种。同时选取21 d健康肉鸡180只,
核桃是世界四大坚果类之首,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肝、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核桃在生长和处理过程中,由于受气候、养分、虫害、采摘期、储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采摘后品质不一且壳仁分选困难。计算机视觉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视觉过程,在农产品检测和识别方面应用广泛。以核桃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检测判别模型,为核桃在线检测平台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1)为实现空壳核桃的检测识别,基于计算机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开始更多的追求优良的肉质品质。而驴肉作为中国的传统优质肉类,具有肉质鲜美等特点,重新走进消费者的视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是决定肉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含量与肉的多种性状密切相关。我国养驴历史悠久,地方驴品种丰富,但关于驴肌内脂肪沉积研究的相关研究基本空白。因此,本试验以广灵驴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肌内脂肪含量的广灵驴进行转录
谷子起源于我国,经脱壳处理后称小米,在我国旱作农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米色能够直观反映小米品质的优劣,是谷子品质评价中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两个谷子品种即110、沁黄2号(QH)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UV-B辐射条件处理对谷子幼苗叶片中光合色素与各酶活性的影响;对不同UV-B辐射强度处理下谷子籽粒中的米色、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组分叶黄素与玉米黄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从转录组水平分析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关
为探索奶公牛日粮添加包被叶酸(CFA)和包被亚硒酸钠(CSS)对其增重性能、消化代谢、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和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16头14月龄,体重为508.4±12.2 kg的荷斯坦奶公牛,采用2×2因子设计,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基础日粮);(2)CFA组(基础日粮+CFA[0.1 mg FA/kg BW]);(3)CSS组(基础日粮+CSS[0.3 mg Se/kg D
鳞杯伞(Clitocybe squamulosa)子实体风味独特、营养平衡,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本试验以五台山鳞杯伞子实体粉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鳞杯伞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结构及流变学性质进行分析,将鳞杯伞分离蛋白使用蛋白酶进行水解,联合应用多种分离纯化的方法,富集得到一种纯度较高的抗氧化肽。试验结果如下:(1)在微碱性条件下提取鳞杯伞蛋白,采用Box-Behn
[目的]探究绣球菌多糖(Sparassis latifolia polysaccharides,SLPs)对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大鼠血清和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从而为绣球菌多糖作为功能食品的原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0只6 w龄清洁级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 w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C group)、高脂高胆固醇模型组(HFCM group)、低剂量组(HFC+LD group)、
本研究旨在优化红酵母发酵玉米粉产类胡萝卜素工艺,并就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红酵母发酵玉米粉(RFCP)、好食脉孢菌发酵醋糟(NFVR)、阿朴酯(APO)及斑蝥黄(CXN)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生理机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1.以类胡萝卜素产量为检测指标,选用Design-Expert软件中Mixture-Design,进行了红酵母发酵玉米粉培养基配方设计与优化。然后,以类胡萝卜素产量为检测指标,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及其联用对绵羊瘤胃降解特性、瘤胃发酵以及功能微生物的影响。试验一在3种NFC/NDF水平[0.79(A1)、0.89(A2)和1.10(A3)]的饲粮中添加5种水平[0(B1)、2×1010(B2)、4×1010(B3)、6×1010(B4)和8×101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由于工业废气的排放不达标,导致中毒事件屡屡发生,其中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工业废气的存在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危害。而目前的工业废气检测技术中,存在检测系统操作复杂以及可靠性低、检测灵敏度低、设备昂贵等问题,不利于实施流动作业和普遍使用等。因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01384)的资助下,研究了一种基于激光外差干涉的工业废气光声光谱检测新方法和实验系统,并以硫化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