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农产品质量绩效的作用 ——基于供应链整合的调节效应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一带一路”海陆两条路线将扩大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中国农业走向世界打开方便之门。尽管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现实中,“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日渐严苛的国外市场准入门槛仍限制着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因此,如何提升农产品质量是农业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并走向世界的关键。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资本角度出发,研究社会资本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维度对质量绩效的作用,并进一步验证供应链整合对社会资本与质量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广东省和海南省184家公司和414户农户进行调查,运用SPSS17.0和SmartPLS2.0软件进行数据的信度、效度等分析,进而对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公司和农户视角的共同价值观和沟通都显著正向作用于互惠。在对互惠的影响程度方面,公司视角的沟通高于共同价值观,而农户视角的共同价值观大于沟通;(2)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对质量绩效的作用不同。公司视角的共同价值观、沟通、互惠对质量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作用程度排序是:互惠、沟通、共同价值观;而农户方面则是互惠、共同价值观显著正向影响质量绩效,沟通不具有显著性作用,其作用程度排序是:共同价值观、互惠。研究结论对公司及农户改善初级农产品质量绩效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3)供应链整合在社会资本与质量绩效的关系中显示部分的负向调节作用,无论公司角度还是农户角度,供应链整合都显著的负向调节互惠与质量绩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1)分析了社会资本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质量绩效的影响,有利于对每个维度如何独特的影响绩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2)将供应链整合作为调节变量,丰富了以往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大都考察社会资本对绩效的作用,很少关注其他可能的中介或者调节作用。将供应链整合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其对社会资本与质量绩效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更好的探讨社会资本与绩效的深层次关系。(3)本研究结合―公司+农户‖模式,采用公司和农户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文献缺乏基于中国涉农企业的实证研究的不足,丰富了供应链理论。本研究也为企业管理者和农户提供一些管理启示:(1)研究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和农户明确对社会资本的投入方向。(2)社会资本对质量绩效的作用可以帮助公司和农户有针对性的投入一定的资源建立彼此之间的社会资本,从而提升最终的质量绩效。而供应链整合的负向调节作用也警示管理者当双方建立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的同时也要监测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免出现反效应。
其他文献
在职消费指的是公司高层管理者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由企业支出的货币性消费以及由此派生的其他消费行为。我国上市公司相较于西方企业来说,在职消费现象频发,这种行为不仅会造成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显著增加代理成本,还将显著降低企业的治理效率。基于此,通过何种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的抑制管理层过度在职消费行为,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能够在公司治理中起
当今社会通讯飞速发展,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也因此日新月异地改变着。在全球化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传播的地位日益提高,因此大众对科普书刊译本的需求就显得尤为迫切。本翻译报告的源文本来自科普读物《现在》,作者为理查德·穆勒(Richard A.Muller),由美国诺顿出版公司(W.W.Norton&Company)于2016年出版。面对科普文本的翻译,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准确传达源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要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当今的经济环境纷繁复杂,市场参与者决策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逐渐增高,对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要求越来越高,与反映历史财务信息的财务报告等相比,盈利预测等反映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报告越来越符合决策者对于信息的要求。在我国目前非强式有效的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分析师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大量的公开信息来进行决策,盈利预测
伴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推进,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兼具城乡特质的“中间”形态村庄或独特地域社会样态的出现突破了城乡分立的体制结构,村落的转型使得传统治理规则生发与运作的社会基础发生改变。因而,转型期的村庄治理不仅再难以依靠传统的治理资源而发挥作用,现代公共规则与本土社会结构的接合调适也进一步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作为转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规则村治既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
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的背景下,农地流转是优化我国农业资源配置、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与制度关键,也是传统型农业转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目前,在推进农地流转的研究方面,对于农民自身影响因素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农民物质禀赋差异,而农民在农地流转方面信息需求意识的产生与满足,以及农地流转相关信息的掌握、辨别、利用和交流沟通等的能力对进行农地流转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活跃农地流转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
我国对于公益性组织的安全效能测评体系起步比较晚,安全效能测评体系最开始只用于各大企业以及政府等封闭的系统中。但是公益性组织却不一样,公益性组织大多属于开放性系统。所以严格满足公益性组织所有特征的指标微乎其微。因此,如何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公益性组织的安全文化效能测评体系,便变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建立一套特色的,具有普适性的公益性组织安全效能测评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此次的研究,
教师的流动制造了流动的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而地域融入则是流动教师所面临的一个特殊问题。所谓流动教师的地域融入是指教师对流入地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不断地接受、排斥、内化和综合理解的动态过程,其结果常常表现为教师的环境认同、文化依恋、社会归属、工作承诺。这四个内容也构成了地域融入的基本框架,教师流动中地域融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域融入影响流动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流动教师
企业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与主体,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驱动力,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已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由于自身的开放的特点,那么企业的发展程度由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决定。为了降低对外界的依赖,企业积极地进行收购、合并、获取控制权等,由于企业资源有限,这些方法不是长久之计。而董事连锁由于灵活、容易实施的特点成为最常用、最流行的处理企业间关系的对策,因此本文研
近十几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583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交易金额达到1214亿美元,但有现象表明并购长期绩效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有学者研究表明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已经不能完全从原有的财务金融视角出发进行解释,需要对并购决策的主体进行研究。在对企业并购活动的研究中,Roll(1986)提出自大假说(Hubris hypothesis),认为企业大部分的并购活动是由管理者的
在大股东持股已成为上市公司普遍现象的今天,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也发生的越来越频繁。关联交易是指企业与关联方的交易,关联方主要包括出资额占资本总额一半以上或在事务表决方面享有重大权力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自然人,还包括企业的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等法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曾经有过一段特殊时期,期间庞大而冗杂的国有企业纷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