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信息素质对农地流转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照市实证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ai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的背景下,农地流转是优化我国农业资源配置、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与制度关键,也是传统型农业转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目前,在推进农地流转的研究方面,对于农民自身影响因素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农民物质禀赋差异,而农民在农地流转方面信息需求意识的产生与满足,以及农地流转相关信息的掌握、辨别、利用和交流沟通等的能力对进行农地流转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活跃农地流转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基于日照市实证,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日照农村农地流转现状分析;(2)日照农民在农地流转方面的信息素质定量分析;(3)农民信息素质差异对农地流转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分析。论文主要分为六部分,首先,介绍开展本次研究的背景,对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的目的、选取的方法、框架结构安排、可能的创新点等进行阐述,提出所要研究的主题。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农民信息素质和农地流转影响因素两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找到研究切入点。第三,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对日照农村农地流转现状与农地流转方面的信息供需、农民信息素质等情况进行调查,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第四,通过主成分分析项对实地调研所得农民信息素质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七个主因子,建立了农民信息素质定量评价模型;对日照农民信息素质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日照农民整体上的综合信息素质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农民个体在七个分指标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第五,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等理论基础上,结合农村农地流转实际,分析农民信息素质对农地流转意愿及行为影响的机理,提出三条主要影响路径;同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地流转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农民信息素质差异对农地流转意愿及行为选择有着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依据调查实际情况和之前章节所得结论,提出培养及提升农民信息素质,促进农民流转意愿形成,提高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积极性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案件社会学理论在中国已经有诸多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多从案件社会学经典著作本身入手阐释和介绍其理论观点,抑或运用案件社会学的理论学说对特定类型案件的处理进行社会结构分析。而对案件社会学这一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司法实务却缺乏相应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以正当防卫相关刑事案件为例,运用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并基于社会学视角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力图回答这一问题。本文的问题意识在于追问哪些社会因素决定了正当防卫
投资者实地调研是指分析师、机构投资者等前往被调研公司,与公司内部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并现场参观公司办公区域和生产车间的一种私有信息获取活动。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自2012年7月起,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活动之后及时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披露调研相关信息。本文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这项独特的披露制度,手工收集整理了2013年至2017年深证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实地调研数据,深入研究了投资者实地
现如今,逃税是一个存在于绝大多数国家中的普遍问题。严重的税收不遵从问题,由于其本身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多年来一直是财政学科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纳税人与政府之间的信任这一角度出发,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方法,研究信任以及涉及信任的信息对纳税遵从的影响。虽然现已有文献用数学证明和其他方法证明了纳税人对政府的信任水平越高,纳税遵从度就越高的这一假设,但本文采用了实验室实验的方法衡量纳税人与政府双方的信任。在实
在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为获得更好的收入,农村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的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由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短缺,农村耕地因无人种,无力种而日渐闲置荒芜。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但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严峻形势,很难保障水稻的产量,如何把种稻农户吸引到规模化产业化
我国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就开始了扶贫工作,主要目标是在全国范围里进行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开发的重点是大规模的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精准扶贫在党的十八大后就被确定为扶贫攻坚的新举措,这是国家今后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的举措,更是实现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步骤。全国扶贫人口众多、扶贫效果差异较大,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复杂衍生出不同类型的扶贫对象。目前,精准扶贫工
本论文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钻探等资料,以红车断裂带南段车471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为研究背景,利用多种地质、测井及物探方法,对研究区火山机构、岩性岩相、物性等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火山岩有利储层进行了评价及预测,基本满足了研究要求,对有利井位的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区火山岩有利储层的预测主要是基于地震多属性分析与波形指示反演分析技术。单一属性分析可能由于多解性的存在而出现偏差,通过对
在职消费指的是公司高层管理者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由企业支出的货币性消费以及由此派生的其他消费行为。我国上市公司相较于西方企业来说,在职消费现象频发,这种行为不仅会造成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显著增加代理成本,还将显著降低企业的治理效率。基于此,通过何种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的抑制管理层过度在职消费行为,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能够在公司治理中起
当今社会通讯飞速发展,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也因此日新月异地改变着。在全球化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传播的地位日益提高,因此大众对科普书刊译本的需求就显得尤为迫切。本翻译报告的源文本来自科普读物《现在》,作者为理查德·穆勒(Richard A.Muller),由美国诺顿出版公司(W.W.Norton&Company)于2016年出版。面对科普文本的翻译,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准确传达源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要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当今的经济环境纷繁复杂,市场参与者决策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逐渐增高,对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要求越来越高,与反映历史财务信息的财务报告等相比,盈利预测等反映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报告越来越符合决策者对于信息的要求。在我国目前非强式有效的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分析师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大量的公开信息来进行决策,盈利预测
伴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推进,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兼具城乡特质的“中间”形态村庄或独特地域社会样态的出现突破了城乡分立的体制结构,村落的转型使得传统治理规则生发与运作的社会基础发生改变。因而,转型期的村庄治理不仅再难以依靠传统的治理资源而发挥作用,现代公共规则与本土社会结构的接合调适也进一步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作为转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规则村治既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