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结构研究同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自1958年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MM理论后,资本结构便成为金融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资本结构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融资规模,还映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直接体现了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决定了企业的破产成本。因此,合理的资本结构是公司进行有效治理的基础,资本结构的选择将影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进而决定公司的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推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直接造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严重缺陷,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这么说,资本结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融资问题,有什么样的资本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公司治理。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也有助于我国整个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完善。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从理论上介绍了资本结构是如何影响公司治理的;第二部分通过数据说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一些新变化;第三部分在考虑资产负债率、收益水平、企业性质与规模、企业有效数量等因素后选取了四个代表性的行业进行实证分析,以反映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第四部分首先从资本结构特点划分,对美国的市场主导型和日德的银行主导型两种经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然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及国外模式的借鉴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