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锯齿形等离子体激励器布局对翼型的流动分离控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optyy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翼型的流动分离控制在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流动分离,是指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翼型攻角的增大,翼型吸力面的边界层在逆压梯度的作用下与壁面发生分离,并在翼型后方形成较大的尾流区,从而造成飞行器的失速。基于此背景,我们使用等离子体激励技术对其进行控制,并分析了相关的流动控制机理,对等离子体激励器的布局结构进行了改进,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在高雷诺数下的控制效果。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布局方式的锯齿形等离子体激励器,在雷诺数为0.77×10~5~3.0×10~5的范围内对NACA 0015翼型进行流动分离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测量了在不同激励模态下新型激励器对翼型气动性能的提升,找出不同雷诺数下所对应的最佳控制参数值并进行分析;通过热线风速仪实验测量,研究流场中旋涡结构的发展与脱落的情况,分析不同工况和位置处流场结构的变化,并找出了瞬时升力剧烈波动的原因;通过烟线流动显示与二维粒子图像测速仪实验,重点探究了新型激励器的流动分离控制机理。对于翼型气动性能的提升,新型布局方式的激励器相较于传统的激励器控制效果更佳:雷诺数为0.77×10~5时,最佳控制参数为脉冲频率F+=0.6,占空比DC=5%,最大升力系数提升28.6%,失速角延迟6°;雷诺数为3.0×10~5时,最佳控制参数为F+=6.0,DC=60%,最大升力系数提升9.8%,失速角延迟4°。相同条件下,新型布局方式的激励器控制效果远优于传统激励器。对于流动控制机理的探究,由于等离子体诱导射流的速度与流动角度均沿展向周期性变化,对流场产生了不稳定的三维扰动。诱导射流与自然来流相互作用并混合形成沿下游方向的合成流,出现大量不同尺度与强度的展向旋涡。这些展向交替变化的大、小旋涡的轨迹紧贴着翼型的吸力面,从翼型的前缘旋转移动到了尾缘,大大增加了剪切层内外的动量掺混,使得上表面的吸力迅速上升,从而上下表面的压差增大,在翼型上产生附加的升力。同时,不稳定扰动促进了层流向湍流的转捩且较大面积的再附着到翼型表面。
其他文献
杂多化合物因其酸性、氧化还原性、热稳定性以及“准液相”或“假液相”行为等,被称作绿色、经济、高效、无腐蚀以及无毒的催化剂,并成为绿色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杂多化合物也存在制备过程繁琐、安全性低的问题,因为制备反应中需要逐步加入不同组分的原料,且每一步之后都需使用酸碱试剂调节溶液到特定的pH。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简单安全的制备方法。离子液体热合成法是一种新型合成催化剂材料的方法,相比传统水热合成法具有
目前电动车的市场增长很快,许多公司争相进入这个市场。现有资料都聚焦在建造一个新的充电系统。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城市都已经有充电设施。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基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脑内血管周隙水孔蛋白4(AQP4)介导的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应激及给药: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小鼠应激6周,通过测定体
天然产物是海洋生物生存与进化的基本单元,具有生命力,我们发现的每一个分子都是对生命的阐释。海洋来源微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生态胁迫和生态竞争中形成自我防御体系,微生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下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把扶贫、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此后,党的十九大再次把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扶贫是现阶段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金融扶贫上投入了一定的资源,金融扶贫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如此,在金融扶贫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缓变型高能粒子事件中,利用空间中处于行星际不同经纬度以及不同日心距离的多颗卫星进行联合观测,人们经常发现不同的卫星观测到的粒子通量在上升阶段会有数量级的差距,而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是由蛋鸡脂类代谢异常引起的蛋鸡常见疾病,临床上常造成蛋鸡的产蛋量下降,病情严重的鸡群死淘率增加,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危害较大,严重制约了其规模化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工业发展离不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众所周知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最终会被消耗殆尽。此外,化石燃料的利
全球变暖和能源消耗问题促使制冷技术寻求新的发展,电热效应制冷技术有着环境友好、制冷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而且能实现微型化,因此对电热制冷装置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是一线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唯一植物来源。目前黄花蒿野生资源有限且青蒿素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应用。因此,青蒿素生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