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蛰虫丸对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证)患者肾纤维化过程中TGF-β1水平的影响临床观察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成药大黄蛰虫丸对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证)患者肾脏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评估大黄蛰虫丸临床疗效,探索其作用机制,扩大应用范围,为延缓肾纤维化进程、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选取60例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已明确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蛰虫丸治疗,以1个月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纤维化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以及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等指标得出结论。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肌酐、胱抑素C有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大黄蛰虫丸能降低血肌酐、胱抑素C、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治疗后两组肾纤维化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改善纤维化指标更为明显(p<0.05)。结论:大黄蛰虫丸可降低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证)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从而改善肾脏功能;大黄蛰虫丸可降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延缓肾纤维化进程,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德尔菲法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西医诊疗方案中的各个关键问题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形成行业认可的诊疗方案,为后期制定符合科学规范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西医诊疗专家共识》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相关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在此基础上,针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西医诊疗方案,设置评估小组、专家咨询小组,设计专家咨询问卷,运用
目的:通过RCT试验分析,用针刺董氏奇穴与常规选穴对泪道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干预,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探索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治疗泪道功能不全的中医药疗法。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病例60例(12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干预方法为董氏奇穴)和对照组(干预方法为常规选穴)。治疗组选择木穴、止涎穴。对照组根据辩证分型选穴。纳入病例每次留针20min,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对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全身多关节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以及骨破坏为病理特征,其发病涉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根据RA临床特征,将其归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临床常将其分为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寒热错杂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血虚寒凝证等六证。有研究表明RA不同辨证分型与炎症细胞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系统探讨RA辨证分型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B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小陷胸汤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Akt/m TOR通路的作用,明确小陷胸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6只ApoE-/-雄性小鼠,随机选取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剩余51只作为造模组,高脂饲料饲养8周。8周后,分别在两组小鼠中随机各抽取3只,通过观察小鼠血脂变化,主动脉根部油红O染色,判断是否建立AS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本课题通过检索、筛选、归纳近五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文献,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得出中药治疗NAFLD的主选药物及组方规律等,阐明NAFLD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对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具有积极作用。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近5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NAFLD的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选出符合标准文献351篇,共纳入中药处方351首
目的:探讨利胆排石汤在胆道镜治疗胆石症术后残余结石(肝胆湿热型)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于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因胆石症术后残余结石(临床分型属肝胆湿热型)并术后留置T管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内镜疝外科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直接行胆道镜取石,观察组患者在胆道镜取石术前予以中药利胆排石汤(鸡内金20g,金钱草20g
目的:运用3DSlicer观察并测量有关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像学指标,探讨其对自发性脑出血短期预后的影响,并筛选出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长沙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于3DSlicer的影像学指标,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患者发病30天的预后情况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最终得到独立预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相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左升右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肝气郁结型)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择60例肝气郁结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运用左升右降取穴法选穴,对照组常规选穴。每日针刺1次,共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中医证候评定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左升右降针刺观察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的HAMD-17评分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其中体针治疗每天1次,每周休1天。A组采用针刀疗法,每3天1次针刀治疗,每周休1天,连续治疗4周。B组采用舌三针疗法,每天1次舌三针治疗,每周休1天,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定吞咽情况、吞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评定
目的:本研究一方面拟通过问卷调查,探索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的影响因素,为高风险人群提供生活指导。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七味白术散的安全性及临床推广意义。方法:研究一:选取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特应性皮炎诊断的3-6岁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并随机抽样2所长沙市幼儿园健康的3-6岁学龄前儿童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