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理解语言文字,指的就是听读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指的就是说写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如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做到听说读写四者相结合、相辅相成的话,必将协调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迅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表现在不同的群体和个体上,有很大的差异。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较之汉族和内地先进的少数民族也有很大差距。笔者利用自己身处边疆民族地区中学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优势,拟通过对该地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测试其听、说、读、写的能力,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寻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低的原因,分析造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具体情况,找到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的方法及对策,以期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质量。 本研究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当地汉族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其中着重比较说的能力。分析少数民族学生说、读、写、听四种能力与汉族学生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及其呈现出的特点,找出造成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本身有差异;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语言环境有差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边疆少数民族观念意识保守落后;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不适应;教师教的方法及内容不恰当。针对以上原因,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笔者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发展经济改变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变革观念意识,让少数民族轻松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增加教育投入,让学生“进得来”,“出得去”;改变教师教的方法和内容;建议开展双语教育。以期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