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湖行走属于行走文化中的一个部分。《水浒传》中的江湖行走描写众多,主要集中在前八十二回宋江部被招安前“天罡地煞归水浒”这一过程中,受招安之后征辽、征方腊即转入军旅生活描写。江湖行走分为行走与居止。水浒人物在行走中展现个性,实践人生价值,游走于命运之间,最终回归梁山泊。水浒中的场景描写成为旅途故事的重点,也由此产生了四种遭遇。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江湖行走”是一个稳定的“结构”,一个狭小的符号系统,也有着自己的寓意。这套系统表达了人对自身自由的热诚和向往。这套系统的原始动力是人对自由的追求。《水浒传》“江湖行走”所蕴含的精神意蕴有四种:自由精神、神秘意味、冒险意识、侠义精神。这套符号系统对后世侠义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它们所模仿、借鉴和发展。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是对《水浒传》江湖行走做一个概述,对江湖行走进行定义,并指出此项概念与行走江湖、行走、行旅、旅行的联系与不同。同时对本文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把水浒江湖行走分为“行”与“止”两大方面,并从民俗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水浒行走描写部分进行细致考察。第二章是针对水浒江湖行走的人物和行走场景进行归纳与分类,并指出这些描写在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是对水浒江湖行走的人物遭遇进行分析,大体可分为途中遇虎、途中遇盗、结义、黑店等四种类型,针对每一种遭遇,笔者都进行源与流的考察,而且指出这些遭遇对故事人物的影响。第四章是《水浒传》中的江湖行走中人物、场景、遭遇的写法及其意蕴对后世侠义小说的影响,有《水浒传》“续书三种”、《三侠五义》、《四望亭传》、《儿女英雄传》等代表之作,他们对《水浒传》的写法都有或多或少的吸收,模仿的痕迹比较明显,但在途中遭遇的种类、场景描写等方面也有不少创新之处。结语部分,概括“江湖行走”这一符号系统在形成“水浒风格”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后世侠义小说对这一系统地取舍和借鉴,特别是《水浒传》江湖行走内在意蕴的取向方面,是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