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在金融期货中出现较晚发展却十分迅速。对于指数套利和对冲,合理的期货定价十分关键。所以,研究股指期货定价模型对我国新兴的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根据金融统计的理论与方法,采用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真实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了更适合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定价模型。 首先,论文给出了隐含参数估计、适应预期参数估计和直接参数估计法,并采用沪深300指数隔月连续期货收盘价格,对不完全市场下价格预期模型的参数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绝对误差比较了不同参数估计法的估计效果。结果表明,隐含参数估计法误差平均值最小,估计效果最好。 然后,论文运用完全市场假设条件下的持有成本模型、随机利率模型与一般均衡模型和不完全市场下的价格预期模型,对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定价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相对误差比较了不同模型的定价效果。结果表明,价格预期模型的定价效果最好,由该模型得到的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偏差最小。 最后,论文讨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的不完全度,并检验了市场不完全度和期货定价误差、到期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期货到期时间越长,市场不完全度越大;不完全度越大,持有成本模型的理论期货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误差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