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会计盈余信息也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公司舞弊的出现使社会公众更加关注会计盈余信息是否能够对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提供相应的帮助,即通常实证领域所探讨的会计盈余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过去学者经过研究认为,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可靠性等作为盈余的质量特征,会对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内部控制被视为与会计盈余的这些特征存在着密切关系。究其原因,内部控制五目标中的两个目标均能够对会计盈余信息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即经营目标,可与盈余的持续性相对应;另一个是“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即报告目标,可与盈余的可靠性相对应。由于这两个目标分别从持续性与可靠性方面为会计盈余的质量提供了合理保证,因此,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2008年6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制定与发布是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历程的重要里程碑。2010年4月,五部委又将其进一步细化,发布相应的配套指引。由此,社会公众及相关学者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内部控制这一领域,针对内部控制展开的学术研究也开始层出不穷。以往国内学者在研究内部控制时多关注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状况或是站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少有学者从内部控制质量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关系。本文以此为契机,自主设计了内部控制质量划分标准,对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级,试图探讨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开展主要可以划分为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两大部分。在理论分析中,即本文的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冲突与信息有效传递相关理论,提出了内部控制质量影响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路径,并分别从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可靠性两个视角探讨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关系,为本研究的开展及假设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实证检验中,即本文的第四部分至第六部分,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显著正相关。对该假设的检验主要从分组多元回归分析、加入交叉项多元回归分析及稳健性检验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加入交叉项多元回归分析部分,又分别从基于价格模型的实证检验与基于收益模型的实证检验两个角度进行。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基本价格模型与基本收益模型中加入的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盈余交叉项的系数均显著为正,验证了本文的假设预期,为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此外,在基于收益模型的检验中还发现,只有内部控制质量与未预期盈余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探讨。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第一,提出内部控制质量影响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路径,为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关系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设计内部控制质量划分标准,将样本公司划分为高质量内部控制、中等质量内部控制和低质量内部控制三类,分别采用分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加入交叉项多元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并证实了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影响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第三,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会计盈余组成部分——已预期盈余和未预期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不同,细化了该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