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苦力? ——“五四”时期的劳工形象建构(1918-1925)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历史化的视野下,通过对于不同劳工形象的梳理,聚焦“五四”时期文学对劳工形象的构建及其内在张力,考察启蒙语境下知识精英与劳工之间认同关系的建立以及劳工主体自我意识、阶级意识的生成过程。对这一问题的考察,有助于在“启蒙”的个人主义视角之外进一步容纳劳工解放的历史内涵,丰富“五四”文学的起源叙述。五四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突如其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人们对于西方制度进行反思,逐渐趋向于以“互助”、“协力劳动”的思想取代“竞争”的思想;一战中资产阶级对于资源的疯狂掠夺,也使得战后的人们将希望寄托于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将劳工群体视作是神圣的。五四时期,知识精英通过文学来塑造和想象劳工群体,但知识精英的建构存在其阶级的局限性,当知识分子们认为他们有责任对下层民众进行启蒙和教育时,这种自上而下的启蒙教育已经包含了一种阶级的优越感。而在五四时期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劳工自己书写自己,开始进行自我书写与形象建构,推动劳动者共同体的生成。劳工的自我书写,主要依托于《劳动界》中劳工的投稿、日记体小说、孙干的《华工记》等文本,虽然其语言简单甚至是粗糙,且大多书写自己悲惨的被资本家奴役的生活,但已经开始表露出工人自我反抗意识的觉醒。根据劳动者自己的书写,产生了自下而上的表达诉求,实现了劳工群体的自觉向上成长和蜕变;知识分子们也逐渐跳出了最初的固化的“同情心”维度来对劳工进行了新的观察审视,并重新发现了劳工,这具有巨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劳动不仅具有社会生产的价值,而且参与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创造,成为一种文化、艺术、政治的情感结构,社会群体都逐渐用“劳动”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在社会上的功能。“劳工神圣”在思想层面作为一种文化认可和政治想象,通过知识精英的思想启蒙和广泛发动,劳动群体逐渐以“劳动”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以“劳动”为关键明确了自己的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价值判断。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劳工”的发现使他们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发现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文化使命。同时,“劳工神圣”在现实层面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和革命实践,是一种发现社会、改造社会的前奏。但“劳工神圣”必然面临着社会化的问题,其宣扬的“神圣性”与劳动人民在现实中的处境存在不同,劳工的悲惨境遇与“劳工神圣”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巨大张力,也恰巧预示着一个新的问题在现代中国的出场,那就是“劳工问题”;工读互助运动的失败,泛劳动主义思想的脱离实际都使得劳工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劳工问题的走向也进一步推动了知识界对于劳工阶级的关心。劳动的解放,不仅仅是解决工人阶级基本的社会物质资料的困境,更表现在要让广大的劳工阶级自觉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自主、独立、自由的个体,同时他们必须具备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公民在政治上的权利,而其中最关键或者最迫切的权利莫过于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的相关学说,推动了劳工阶级的解放,具备着较为强烈的社会革命实践的意图,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工人阶级发起了阶级性的斗争,而这有助于社会的新革命和人类的新进步。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服务业竞争的加剧和环境的不利因素使得服务质量成为服务提供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这方面的一个关键领域是如何确保顾客持续的惠顾(忠诚度)。在医疗领域,患者满意度被认为是卫生保健的首选结果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卫生服务的再使用和卫生机构的成功。在许多研究中引用的解释变量中,关键是围绕服务提供的指标。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事实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动态
学位
南剧作为恩施地区古老的地方剧种,蕴含着土家文化独特的内核,它是汉文化与土家文化交流互鉴、彼此融合的历史见证,包孕着恩施地区的地域性与土家文化的民族性。南剧艺术的传播与传承有赖于南剧艺术团体,而南剧艺术团体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兴衰。南剧艺术团体在传统至现代社会的变迁中,经历了从民间到官方的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从团体的组建、机构设置、团体经费、演出形式、演出场所再到执行
颜元,是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突破程朱理学的桎梏,反对空谈性理,玄虚无用的学风,倡导“实学”“实用”“实习”“实行”。虽然其言论大多是“复古”的,但是就其思想实质而言,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论文拟在侯、萧二人开创的“早期启蒙说”研究范式下,充分吸收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颜元启蒙思想的来源,主要内容及其所蕴含的现代因素。研究方法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兼用“由字通词,由词通道”的经学
自2005年国务院修改《信访条例》以来,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是党和人民密切联系的纽带,是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建设的桥梁,更是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群众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参政意识也大幅度提升。信访工作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衍生出了闹访、缠访、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还是层层下放到基层乡
本翻译报告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总结了在翻译英国自然主义小说家乔治·吉辛的长篇小说《人间地狱》(节选)中的人际语法隐喻时的有关探索。隐喻是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源自生活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同传统的词汇隐喻和乔治·莱考夫的认知隐喻不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侧重从功能的角度来阐述隐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法隐喻可以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
本刊讯2020年10月,按照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的统一部署,14个国务院督查组分赴1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实地督查。从督查情况看,2020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实施的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助企纾困政策,为保住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督查组核查发现,部分地方和单位仍存在落实保市场主体政策打折扣、搞变通,推进工作虚落实、假落实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
期刊
现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丰富、饱含情感,在遣词用句上新颖独特,能够滋养知识、陶冶性情,与新课标要求的丰富精神世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相一致,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从2018年开始逐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在现代诗歌的选编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论文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数据分析法、比较研
在当今社会,虐待儿童和对儿童施暴已经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儿童期遭受虐待会给儿童身心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导致其产生诸多问题行为,很难适应社会。资源保护理论提出,个体在面对压力时,如果内在资源不足个体很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心理资本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是衡量人心理资源的重要指标,心理资本越高其内在资源越多,在面对压力时更能使个体产生适应性的行为。为使人们更加清楚了解儿童虐待的现状以及危害
阅读既是人类实现文明延续的基本形式,也是提升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以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阅读推广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能够激励和塑造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升综合国力。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公共图书馆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中国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应试教育挤压阅读时间、网络信息泛滥削弱阅读动机、专业人才匮乏、配套设施不齐、
中风是最可预防的神经系统疾病。因为通过做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决定或通过药物治疗,可以避免许多已知的中风危险因素,这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心脏病和吸烟。旨在减少中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健康措施将促进人们对中风的潜在危险因素和警告信号的了解。在加纳等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中,高血压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正成为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日益严重的危险因素,正在经历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公众教育和认识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