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数学审美能力基本情况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及有关数学美小论文三个方面材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教学实际,从数学文化的理论高度,阐述了数学美的实质及主要特点和形式,分析了产生数学美感的心理过程,指出并论证了数学美的教育价值和功能,探索了以美引趣、以美启智、以美育人三个方位应用于数学教学实际,达到“以德治教”的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的途径。即: 1. 以美引趣。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产生审美需要、创设审美情境、诱发审美动机、进行审美实践“四步曲”,从而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2. 以美启智。教师应以美的意识唤起和支配数学直觉;以美的意识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美的意识来培养学生,有助于保障学生心灵的自由性,形成健康心理。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新意识,并对其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3. 以美育人。教师应呈现数学美,让学生理解美的内在含义,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应通过对数学难点内容美的欣赏,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形成坚忍不拔的精神:应通过数学中的思想与方法及数学系统内容的整体审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此外,本文配有美学理念指导课件设计的案例。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及数据定量分析。 成果和结论 本文主要成果有两方面: 一.创设了有关当前高中学生数学审美能力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试卷,并进行了个人访谈及有关数学美小论文的研究与分析。 二.以美学理念为指导,研究提出了课堂教学中以美引趣的“四步曲”,且兼有以美启智、以美育人,达到“以德治教”的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的途径。 由教学实践调查分析得出,中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意识不够。可见,从数学文化的角度认识审美理念的教育价值,改变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式,探索美学理念与中学数学教学,这对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