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始终无公认手术适应证,且此方法存在争议较多。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所选取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胰腹腔镜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胰腹腔镜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实施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病例。入组标准:(1)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能耐受手术;(2)既往没有腹部手术史;(3)胆总管结石确诊或合并胆囊结石;(4)无肝内胆管结石;(5)术前无急性重症胰腺炎或重症胆管炎或已经行胆道穿刺引流的患者。排除标准:(1)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2)有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3)未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根据筛查标准,选择了60名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Primary suture,PS组)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T-tube drainage,TD组)各3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胆总管结石数量、胆总管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PS组与TD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组胆总管直径(11.1±3.0)mm、结石数量(3.9±6.8)枚、术中出血量(11.7±6.6)ml、术前白蛋白(41.4±3.5)g/l、术前总胆红素(38.04±13.73)μmo L/L与TD组胆总管直径(11.2±2.9)mm、结石数量(5.2±6.0)枚、术中出血量(15.2±9.0)ml、术前白蛋白(41.5±4.7)g/l、术前总胆红素(44.80±33.54)μmo L/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组手术时间(1.8±0.5)h,住院时间(7.4±2.6)d,术后排气时间(2.5±0.7)d优于TD组手术时间(2.3±0.7)h,住院时间(12.7±3.1)d,术后排气时间(3.2±0.9)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组(30例)2例出现胆漏,胆汁引流量约为每天200ml。通过腹腔通畅引流,抗炎治疗后胆漏自愈并出院,TD组无胆漏发生。TD组(30例)1例患者术后5周出现T管意外脱落,7例因再发结石术后8周行窦道取石,2组患者均未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PS组和TD组再发结石0、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组和TD组胆漏2、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仿。一期缝合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花费上优于T管引流组。熟练掌握腹腔镜、胆道镜技能,严格把控适应证,胆管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优于T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