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密度特征演变及相关因子分析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口与资源汇集到各大城市,土地作为承载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承担着越来越大的机遇与挑战。合理利用、配置土地资源,使有限的土地得到效率最大化的利用,是当前城市规划学者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城市密度是衡量城市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体系来进行预测和管理。密度分区作为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强度管控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建设指标的中间层次,通过分级分片划定建设强度指标区间来给控规指标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如何完善密度分区体系,将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得以合理运用并取得有效成果,是实现城市密度管控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网格法、区位商法、相关分析、土地混合熵法等对深圳市原特区内1999年、2014年城市密度分布及1999-2014年间城市密度演变趋势进行探索,基于其演化情况对密度分区基准模型中的交通、服务、环境三大要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密度分区相关因子如土地混合度等进行探索。然后,将密度变化情况与相关政策的发展演变对照分析,找出既有规划与客观密度分布之间的统一与差异,发掘政策变化对密度分布变化的内在联系,为深圳市密度管控政策尤其是密度分区的完善提出建议与依据。研究表明:(1)在服务区位方面,商业区的兴建与居住、商办、公服用地容积率的增长有显著相关关系;商业区可以促进高密度聚集中心的形成,调节土地利用的再分配。(2)在交通区位方面,次干路与支路增量与容积率与建筑密度的增长有显著相关关系;地铁站点对商业与办公用地容积率的提升幅度远远大于其他功能用地。(3)在环境区位方面,公共绿地增量与周边居住用地容积率的增长有显著相关关系。(4)在其他相关因子方面,土地混合度的增长需伴随公服设施用地开发强度的增长。(5)1999-2014年间密度政策的演变经历了开发成本导向-资源紧缺导向-环境效益导向-格局理性导向几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验证了客观城市密度空间的分布情况。最后在此基础上根据探究结果对既有密度管理中存在的价值固化和目标范式导向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亲历的过
作为综合性舞台艺术,音乐剧不论是内容上或者形式上,都具有多种形式,并且由音乐、舞蹈、戏剧等共同构成其综合性特点。其中,舞蹈作为音乐剧中与歌唱、对白、表演、台词等共同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部音乐剧完成其塑造典型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强调主题思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音乐剧与舞蹈发展和改革的历史可以发现,跟随音乐剧自身的发展与革新,音乐剧中的舞蹈也经过不断的丰富与调整,在不一样的阶段展现出不同的戏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普及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通过这一轮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对新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在信息技术课
“农民不会造飞机大炮,还是要搞农业,我想把农民变成农业工人.”近日.在山东省乐陵市鲁西牛业公司成立期间,拥有6000头鲁西黄牛的董事长梁希森对记者说。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将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放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那么,如何将数学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