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毕业前焦虑与父母态度、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fangzh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以及毕业后面临环境巨大改变等各种原因,毕业前中职生属于焦虑的易发群体,并极度容易产生毕业前焦虑,进而影响其求职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编制中职生毕业前焦虑研究问卷,对中职生毕业前焦虑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中职生的毕业前焦虑的原因。为改善中职生毕业前焦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本研究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文献综述和第二章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变量的研究现状、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本研究拟研究的问题。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研究部分,分为两个研究,在研究一中,基于常用的焦虑量表,通过心理测量学方法修订得到信效度良好中职生毕业前焦虑量表,在研究二中,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中职生毕业前焦虑的现状特征及中职生父母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对毕业前焦虑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讨。第五章阐述了文章的结论和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结果发现:(1)针对毕业前焦虑编制的,包含24个项目以及毕业前状态焦虑和毕业前特质焦虑两个维度的中职生毕业前焦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中职生毕业前焦虑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毕业前状态焦虑相对较高。(3)中职生毕业前焦虑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男性中职生毕业前焦虑显著高于女性中职生,城市中职生毕业前焦虑显著高农村于毕业前焦虑,独生子女的中职生毕业前特质焦虑高于非独生子女。(4)中职生毕业前焦虑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会因父母态度而表现出明显差异。(5)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父母态度,中职生毕业前焦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6)自我效能感单独对中职生毕业前焦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和开明父母态度共同对中职生毕业前焦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基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从改善父母态度及提升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的角度着手,降低中职生毕业前焦虑水平。
其他文献
目前,对《雪山飞狐》英译本的研究有不少,但仍未有研究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这一视角展开。因此,本文将以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下问题:1)在《雪山飞狐》英译本中译者如何展开叙事重构?2)构建《雪山飞狐》新叙事的过程中产生哪些得与失?3)影响译者重构策略的选择因素或原因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本文以《雪山飞狐》及其英译本为语料,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照原文本与英译本,对译本中采用重构
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指中职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是否具备顺利有效完成各项任务的评估或者信心程度,影响个体对职业的探索范围、认同感、态度以及对工作绩效的预测等。本研究共随机选取福建商贸学校1237名学生为被试,首先对彭永新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修订,然后采用修订后的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归因风格问卷为研究工具,考察了中职生父母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在竞技体育领域,闪烁着自己独特的光芒;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武术的竞赛规则也在不断的朝着“高、难、新、美、稳”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因此,对于运动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体育强国中的后备人才,是未来武术发展的新生代力量,如何更好的帮助他们提高竞技水平、防止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一直以来都是教练员、运动员们在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核心稳定性
傩舞源流久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祭祀性舞蹈。跳傩舞是先民对鬼神的敬畏,也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的一种形式。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至今仍保留着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风格古朴、文化深厚,是当地民俗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本文通过以大源傩舞为题材的舞蹈作品——《相由心生》的创作解读,将中国传统美学意象融入舞蹈创作中,从舞蹈意象入手,结合当下的创作手法呈现出中国东方美学精神。本文共分为
全球化的深入为国际化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越来越多中国学生走出国门,接受国际化教育。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的大学加强与国内学校的合作,意欲促进交流。交替传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顺利完成口译任务是合格口译员的具体表现。为吸引更多中国学生赴新西兰留学,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女子和男子高级中学国际教育部主任来到福建省福州市开展讲座宣传,笔者参与了本次交替传译实践活动。本文依据赖祎华教授(2012)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越发彰显出其对世界的影响力。为更好与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当前发展情况,消除外界对我国不必要的误会,翻译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沟通手段。故此,找到行之有效的翻译原则与策略,借助合理、恰切的翻译理论来指导政论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白皮书《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汉英语言差异出发,以约翰·坎尼森·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述了以许三观为代表的普通市民百姓如何依靠卖血渡过人生的一次次困难。该书于2003年被Andrew F,Jones翻译为英文后,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对《许三观卖血记》及其英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话语标记词、前景化语言、单一回指叙述、幽默表达和姓名等主题,但很少有人对该书中的隐喻进行研究。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及认知翻译假设为基础,
新时期以来,随着传记文学和冰心研究的发展,“冰心传”的写作和出版也日渐活跃,但与之相比,学术界对“冰心传”的研究却还处在较为零散和冷清的状态。因此,有必要以新时期以来的“冰心传”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比较、社会历史研究和传记文学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新时期以来“冰心传”的写作现状,并探析该现状复杂而多重的形成原因。“冰心传”写作现状在总体上呈现为多向度的探索,即多层次的思想内容和多样化的艺术风貌。在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硕士是我国研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行,社会对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体育硕士教育质量逐渐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模式,为体育硕士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不过,近年来,由于师生关系影响培养质量问题也逐步引起社会关注。因此,研究导学关系与体育硕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受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各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水平存在极不平衡状态,区域间“未富先老”的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而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水平更高的地区,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相对滞后,养老问题突出。而养老问题的关键在于中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也需要结合中老年人的养老意愿。目前关于养老意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人口学领域,多为单个地区或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