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英译研究 ——以《许三观卖血记》为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述了以许三观为代表的普通市民百姓如何依靠卖血渡过人生的一次次困难。该书于2003年被Andrew F,Jones翻译为英文后,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对《许三观卖血记》及其英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话语标记词、前景化语言、单一回指叙述、幽默表达和姓名等主题,但很少有人对该书中的隐喻进行研究。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及认知翻译假设为基础,以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及其Andrew F,Jones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认知角度分析英译本中的隐喻,探讨最佳隐喻翻译方法。本文经研究发现:第一,理解源语中隐喻意义至关重要。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译者才能正确判断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映射条件,选择最佳隐喻翻译方法忠实而又准确的传达源语中的信息,使目的语读者获得同源语读者一样的情感回应和阅读体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权威翻译。由于对源语中的隐喻映射和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些很有声望的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时也可能会出现失误,使源语中的信息并不能忠实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第二,隐喻映射模式对隐喻翻译方法取舍具有重要影响。译者在相似的和不同的映射条件下,针对不同的映射模式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在相似的映射条件下,主要采用了保留隐喻、省略隐喻及转化为非隐喻表达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在不同映射条件下一般采用转换为非隐喻表达和译为目标语中的隐喻表达两种方法。这些翻译方法的选择受到了隐喻映射模式的影响。
其他文献
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对英语阅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版),学生必须具备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世界。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许多教师仍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课堂主要集中于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上。因
斯图亚特·霍尔作为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文化研究工作。他反对简单的本质主义还原论,也反对以结构为中心从而消解了主体的能动性;克服了庸俗马克思主义简单经济决定论、阶级还原论和实证主义、本质主义的教条思维方式,克服了文化研究范式的局限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霍尔在大众文化研究中提倡重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引导研究者关注研究受众。他大力宣扬将话语和其他因素接合,但并
词汇的学习是语言获得的重要方面,而显性编码和快速映射是词汇学习的方法。以往的研究表明了两种学习方式对一语学习的积极作用,然而快速映射对二语词汇学习的研究较少。我国高中生处于英语词汇学习的关键期,面临着繁重的词汇学习任务,而快速映射对他们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还未知。因此,本研究考察了显性编码和快速映射两种学习方式对中国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选取了三组中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分别接受显性编码、快速映射
本翻译实践报告中国海关洋员庆丕的回忆录《在中国海关:四十七年的亲身经历》一书第十一和十二章作为研究基础。在所选章节中,分别详述了作者在厦门和福州担任海关税务司的经历和感受。本报告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任务介绍、理论介绍、翻译过程、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案和结论。该实践文本具有回忆录的文学性和真实性特征,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颇有研究价值。此外,历史相关专有名词众多,表达灵活,句式多样,运用多种写作技巧,带有丰富
目前,对《雪山飞狐》英译本的研究有不少,但仍未有研究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这一视角展开。因此,本文将以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下问题:1)在《雪山飞狐》英译本中译者如何展开叙事重构?2)构建《雪山飞狐》新叙事的过程中产生哪些得与失?3)影响译者重构策略的选择因素或原因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本文以《雪山飞狐》及其英译本为语料,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照原文本与英译本,对译本中采用重构
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指中职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是否具备顺利有效完成各项任务的评估或者信心程度,影响个体对职业的探索范围、认同感、态度以及对工作绩效的预测等。本研究共随机选取福建商贸学校1237名学生为被试,首先对彭永新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修订,然后采用修订后的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归因风格问卷为研究工具,考察了中职生父母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在竞技体育领域,闪烁着自己独特的光芒;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武术的竞赛规则也在不断的朝着“高、难、新、美、稳”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因此,对于运动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体育强国中的后备人才,是未来武术发展的新生代力量,如何更好的帮助他们提高竞技水平、防止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一直以来都是教练员、运动员们在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核心稳定性
傩舞源流久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祭祀性舞蹈。跳傩舞是先民对鬼神的敬畏,也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的一种形式。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至今仍保留着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风格古朴、文化深厚,是当地民俗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本文通过以大源傩舞为题材的舞蹈作品——《相由心生》的创作解读,将中国传统美学意象融入舞蹈创作中,从舞蹈意象入手,结合当下的创作手法呈现出中国东方美学精神。本文共分为
全球化的深入为国际化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越来越多中国学生走出国门,接受国际化教育。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的大学加强与国内学校的合作,意欲促进交流。交替传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顺利完成口译任务是合格口译员的具体表现。为吸引更多中国学生赴新西兰留学,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女子和男子高级中学国际教育部主任来到福建省福州市开展讲座宣传,笔者参与了本次交替传译实践活动。本文依据赖祎华教授(2012)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越发彰显出其对世界的影响力。为更好与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当前发展情况,消除外界对我国不必要的误会,翻译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沟通手段。故此,找到行之有效的翻译原则与策略,借助合理、恰切的翻译理论来指导政论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白皮书《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汉英语言差异出发,以约翰·坎尼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