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大气颗粒物暴露对新生儿、婴幼儿体格发育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te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孕妇孕期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及敏感窗口期,探索PM暴露水平与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剂量反应关系。(2)探讨孕妇孕期PM暴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及敏感窗口期,探索PM暴露水平与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同济母婴健康队列(Tongj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ohort,TMCHC)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纳入的人群,孕妇被纳入队列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其基本信息。基于孕妇家庭住址,利用卫星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数据、地面PM实时监测数据、土地利用信息、气象数据和其他时空因素,采用随机森林模型估算孕妇孕期每月、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以及整个孕期的亚微米颗粒物(Submicron particulate matter,PM1.0)、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暴露水平。(1)从孕妇分娩医院的电子病历中获取新生儿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出生身长(Birth length,BL)等体格发育信息,并计算旁氏指数(Ponderal index,PI)。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整个孕期PM暴露与新生儿BW、BL和PI的关系。采用分布滞后模型(Distributed lag model,DLM)分析孕期每月PM暴露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 function,RCS)函数探索母亲整个孕期PM暴露水平与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剂量反应关系,并通过分段线性回归和递归实验法识别相应拐点。(2)在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时,以电话随访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婴幼儿近期体检体重、身长等信息,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估方法,将体重、身长和BMI值转换为z评分,即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age z score,WAZ)、年龄别身长z评分(Length-for-age z score,LAZ)和年龄别体质指数z评分(BMI-for-age z score,BAZ)。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整个孕期PM暴露与婴幼儿各月龄WAZ、LAZ、BAZ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整个孕期PM暴露与婴幼儿各月龄超重(BAZ>2)以及体重增长过快(出生至各月龄时WAZ变化量>0.67)发生风险的关系。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ed equation,GEE)分析孕早期、中、晚期PM暴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通过DLM分析孕期每月PM暴露与婴幼儿体格发育结局的关系。利用RCS探索母亲整个孕期PM暴露水平与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剂量反应关系,并通过分段线性回归和递归实验法识别相应拐点。结果:(1)在对孕期PM暴露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的分析中,共纳入7655名研究对象。孕妇的平均年龄为28.2±3.5岁,新生儿的平均BW为3328±440 g,BL为50.0±1.5 cm,PI为26.5±2.9 kg/m~3。孕妇孕早、中、晚期PM1.0的平均暴露水平分别为55.42μg/m~3、51.17μg/m~3、48.62μg/m~3;PM2.5分别为67.07μg/m~3、62.11μg/m~3、59.02μg/m~3;PM10分别为103.93μg/m~3、98.52μg/m~3、94.94μg/m~3。整个孕期暴露水平分别为PM1.0:51.72μg/m~3、PM2.5:62.71μg/m~3、PM10:99.10μg/m~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调整母亲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前BMI、怀孕季节、怀孕年份、孕期增重、吸烟、饮酒、运动、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产次、新生儿性别等协变量后,孕早期暴露水平每增加10μg/m~3,新生儿BW(g)的变化分别为PM1.0:-8.79(95%CI:-20.22,2.64);PM2.5:-11.01(95%CI:-20.49,-1.53);PM10:-9.05(95%CI:-16.49,-1.60)。孕中期PM暴露(每增加10μg/m~3)对新生儿BW(g)的影响为PM1.0:-12.70(95%CI:-24.60,-0.80);PM2.5:-12.14(95%CI:-21.91,-2.38);PM10:-8.57(95%CI:-16.22,-0.91)。孕晚期PM暴露(每增加10μg/m~3)对新生儿BW(g)的影响为PM1.0:4.15(95%CI:-7.68,15.98);PM2.5:1.76(95%CI:-8.01,11.54);PM10:1.25(95%CI:-6.36,8.87)。整个孕期PM暴露水平每增加10μg/m~3,新生儿BW(g)的变化分别为PM1.0:-23.21(95%CI:-45.92,-0.50);PM2.5:-26.01(95%CI:-44.20,-7.82);PM10:-12.52(95%CI:-24.00,-1.03)。不同孕期PM暴露对新生儿PI的影响与其对BW相似。DLM分析结果显示,孕3-6月PM1.0、PM2.5和PM10的暴露与新生儿BW和PI的减少均有关。RCS分析发现整个孕期暴露对新生儿BW和PI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当PM浓度未达到拐点时,PM暴露与新生儿BW和PI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当PM浓度超过拐点时,随着PM暴露增加,新生儿BW和PI急剧下降。分段线性回归和递归实验法识别阈值效应拐点为PM1.0:57.78μg/m~3;PM2.5:69.79μg/m~3;PM10:108.01-108.18μg/m~3。(2)在孕期PM暴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分析中,共纳入5007名研究对象。在3月龄、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时婴幼儿WAZ分别为0.97±0.93、0.98±0.97、0.75±0.90和0.60±0.94;LAZ分别为0.91±1.09、0.95±1.09、0.72±1.08和0.57±1.03;BAZ分别为0.63±1.06、0.59±1.09、0.47±1.05和0.40±1.09;超重率分别为9.5%、9.2%、7.3%和6.0%;体重增长过快率分别为59.0%、58.1%、49.2%和43.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了母亲年龄、文化程度、孕前BMI、产次、怀孕季节、怀孕年份、孕期增重、吸烟、分娩孕周、婴幼儿性别、BW(LAZ模型除外)、BL(仅在LAZ、BAZ和超重模型中)、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月龄(仅在12月龄时)后,孕妇整个孕期PM1.0、PM2.5和PM10暴露水平每增加10μg/m~3,婴儿12月龄时WAZ分别增加0.09(95%CI:0.02,0.16)、0.08(95%CI:0.02,0.13)和0.05(95%CI:0.01,0.08);性别分层后该关联仅在男婴中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整个孕期PM1.0和PM10暴露水平每增加10μg/m~3,6月龄时体重增长过快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3%(OR:1.23;95%CI:1.01 1.50)和12%(OR:1.12;95%CI:1.02,1.24)。GEE和DLM分析发现一致,孕晚期(孕7-9月)PM暴露与婴幼儿12、24月龄WAZ、BAZ以及超重、体重增长过快发生风险增加均有关。RCS分析发现整个孕期平均暴露对婴幼儿24月龄时WAZ、BAZ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当PM浓度未达到拐点时,PM暴露与WAZ、BAZ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当PM浓度超过拐点时,随着PM暴露增加,婴幼儿24月龄时WAZ、BAZ急剧上升。分段线性回归和递归实验法识别阈值效应拐点为PM1.0:59.59-59.94μg/m~3;PM2.5:72.38-72.52μg/m~3;PM10:111.77μg/m~3。结论:(1)母亲孕早期、孕中期及整个孕期PM1.0、PM2.5和PM10暴露水平增加均与新生儿BW和PI降低有关。孕3-6月为母亲孕期PM暴露对新生儿体格发育影响的敏感窗口期。母亲整个孕期PM暴露对新生儿BW和PI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2)母亲整个孕期PM1.0、PM2.5和PM10暴露水平越高,婴儿6月龄时体重增长过快的发生风险增加;12月龄时WAZ增加,且性别分层后该关联仅在男孩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孕晚期(孕7-9月)是母亲孕期PM暴露导致婴幼儿12、24月龄WAZ、BAZ增加,超重、体重增长过快发生风险增加的敏感窗口期。母亲整个孕期PM暴露对婴幼儿24月龄时WAZ、BAZ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MALAT1和PFKFB3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和定位研究目的检测MALAT1和PFKFB3在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同时比较MALAT1和PFKFB3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者中的表达差异。研究方法1.实验分组:根据实验设计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收集两组纳入孕妇的晚孕期胎盘组织。2.使用q RT-PCR和(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纳入孕妇胎盘
第一部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同TNM分期预后评估比较目的:TNM分期体系被广泛应用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an NENs),然而目前缺乏被一致认可的TNM分期体系,各版本的TNM分期均有所应用,缺乏统一化的使用标准。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对第八版AJ
肿瘤检测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病理活检(金标准)方法存在样本制备复杂、耗时长等技术瓶颈,以至于难以实现快检,而影像学检测方法由于早期肿瘤特征不明显,导致其识别精度较低。因此,亟需一种快速、高效的肿瘤检测技术,以实现肿瘤的快速筛查和辅助诊断。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具有微损、样本制备简单和多元素同时
动态弛豫是非晶态材料的固有和普遍特征。作为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以及力学和功能特性的材料,金属玻璃为研究玻璃科学中弛豫和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系统。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是目前非晶态材料领域最受关注的性能,同时人们早已认识到金属玻璃的弛豫与其无序结构特征和力学行为本质上是相关的。因此理解金属玻璃力学行为和动态弛豫机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其应用以及理解非晶态材料的本质意义重大,这也是目前非晶态材料研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水能资源开发与利用脚步逐渐加快,长江上游现已建成一大批调节库容大、调蓄能力较强的大型水利枢纽,流域大规模混联水库群调度运行格局已逐步形成。然而,梯级水库投产运行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改变了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给下游水库防洪发电带来了新挑战。梯级水库上下游水力联系紧密,上游水库群调度运行导致下游径流内在随机性和水力要素的不确定性加剧,中长期时间尺度影
钛铝合金密度低、高温性能优异,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温合金材料,并已在波音787等先进机型中成功取代镍基高温合金用以成形航空发动机低压叶片,使其减重~50%,实现航空发动机的轻量化。钛铝合金有多种典型组织结构,其中片层结构因其更优的综合性能而备受关注且应用最多。但在复杂、恶劣的服役条件下,钛铝合金片层结构容易失稳而导致性能下降。因此,研究钛铝合金片层结构的形成与组织失稳对钛铝合金组织的调控、服役寿命的
刀具磨损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进而会影响企业加工成本和生产效率,因此,开展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切削加工过程中,海量的加工信号构成的加工大数据能够完整表征刀具全生命周期磨损变化趋势,但是仍然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理论和深度学习模型用于实现刀具磨损状态的准确识别和磨损值的高效预测。此外,由于加工现场信号干扰往往较为严重,如何通过优化网络结构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抗干扰能力也值得深入研究。本
第一部分Humanin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研究线粒体多肽humanin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和仅因男方因素而行IVF/ICSI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对照患者的血清和卵泡液中的浓度差异以及卵巢颗粒细胞中humanin m RNA的表达差异;外源性给予humanin衍生物S14G-HN(HNG)对PCOS大鼠体
目的:镉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环境化学污染物,是诱发肺癌的致癌物之一。镉的致突变性较弱,因此表观遗传调控成为镉致癌机制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近年来被发现具有调控作用的表观遗传分子之一,其在癌症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circ RNA在镉致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circ RNA作为mi RNA分子海绵发挥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
针对目前协作机器人操作规划建模困难、对动态任务鲁棒性差及维护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构建了人机协作的智能操控作业单元,并研究了智能操控作业单元的功能组成,旨在提供一套较为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升协作机器人的操控性能、任务学习能力及维护的效率,并改善协作机器人对动态任务的鲁棒性,对提升协作机器人的操控性能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未装备力传感器的协作机器人对可变形被操作对象的抓取力控制,本文采用了模糊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