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体验的服务设计研究 ——以佛山木版年画工作坊为例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升级的推动和对文化自信的强调,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与文化消费。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传承问题也愈加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产业界和学术界都积极为非遗传承贡献了自己的思路。然而,我国非遗产业的发展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佛山木版年画作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虽然近年的传承成果备受瞩目,但其文化服务仍存在体验感不足、市场规模小、管理效果差等问题。而服务设计对于系统地解决非遗传承中的问题、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服务设计思维关注用户体验与利益关系,注重价值共创与组织变革,为解决商业创新与公共服务的问题提供了诸多新思路。本文尝试运用服务设计方法,以佛山木版年画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文化体验的服务优化策略。本文首先梳理了服务设计理论的相关知识体系与运用方法,结合非遗服务优化的案例,分析服务设计介入非遗文化体验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其次通过田野考察收集佛山木版年画的相关资料,分析其文化体验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针对佛山木版年画文化体验的困境,提出四个阶段的服务设计解决方案,旨在探索佛山木版年画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为其它非遗产业的文化体验升级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欺凌行为中旁观者对欺凌事件的发展走向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校园欺凌总体发生率的上升,如何让更多的旁观者在目睹欺凌时做出积极的反应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重点。本文以Weiner的人际责任归因理论为切入点,根据归因的控制性和部位创设四种欺凌情境,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归因如何对旁观者行为产生影响,以及人际责任归因对旁观者行为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增加旁观者行为的研究和改善校园欺凌的现状做出一点贡献。本研究
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作为课程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考试评价对于推动课程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兼具双重目标,一方面考察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学生能否进入高中学习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试题质量则是实现基于课程目标进行教学、实现考试公平的重要保障。处于长江下游的安徽省和江苏省在地理位置上虽然相互毗邻,但中考政策却大不相同。两地区中考试
高中生的英语习作普遍缺乏语篇衔接手段,整体串联意识比较薄弱。读后续写作为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理解与产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其促学效果已得到广泛验证。因此本研究尝试引入读后续写活动,结合互动协同模式和衔接理论,以期丰富学生的语篇衔接手段。本研究重点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读后续写对高中生写作衔接手段的运用有何影响?2.哪些因素影响了高中生在读后续写中的衔接手段运用?本研究以广东省某高中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共
城市是人类文明精华的集聚之地,人们一直关注城市,数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光芒在此交相辉映。房地产业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栖身之所,且支撑起城市经济命脉和人民福祉。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存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联。城市竞争力主要通过加速人口净流入、提高居民收入、影响供需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式为房地产业提供强劲和持久的需求;而房地产业主要通过促进城市转型升级、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筹集资金、促进就
建立与维持良好的同伴关系于中学生而言,其重要程度日渐增加。随着中学生社交技能的发展,以破坏他人人际关系为目的的关系攻击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身体攻击,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心理与行为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然而,因其隐蔽性、团体内部性以及难以识别性等特点,尚未得到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家庭(儿童期心理虐待)、个体(拒绝敏感性)和同伴(关系侵害)三个微系统对关系攻击的影响因
当前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情感因素常常被老师和学生忽视,焦虑又是情感因素中阻碍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阅读兴趣和自信心,产生焦虑情绪。基于此,缓解学生的阅读焦虑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探索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传统阅读教学易流于单向教学,而“文学圈”是一种由学生为主导的阅读模式,以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的整合为主
作为衡量学习者写作和交际质量的重要指标,词汇丰富性体现了学习者在书面语表达中的产出性词汇能力。王初明与其他学者证实了对比续写的促学作用,但很少有研究关注对比续写对词汇丰富性的影响。因此,基于“续”理论、输入-输出理论和互动协同理论,本研究旨在探究对比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词汇丰富性的影响,并围绕以下两个研究问题进行讨论:(1)对比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词汇丰富性有何影响?(2)对比续写对不同写作水平的
齐白石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大师,他将民间艺术的特色融入传统中国画中,使他的艺术作品中既具有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又体现出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文人气息,并形成了齐氏绘画独特的艺术风格。齐白石的艺术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启示了中国画的现实主义发展道路,为传统与近现代中国画的接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本文从传统中国画中的岁朝题材入手,着眼于齐白石的岁朝图作品,试图论证齐白石在传
“理解”问题是当今知识论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在理解本质问题的讨论中,“理解是否必须为真”的问题引起了众多知识论和科学哲学学者的争论。争论中大致形成了两个阵营:事实主义者坚持理解必须(至少大约)为真,理解具有事实性,非事实主义者不承认理解的事实性,否认理解必须为真。第一章为导论,勾画了事实主义和非事实主义之争的问题域。第二章澄清“理解”的基本涵义,强调本文所聚焦的是作为一种认知成就的理解,它的对象是
在大众传媒和社交媒体中,拖延是经常被提及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生群体也普遍存在学业拖延。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重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的拖延行为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如降低学生的自尊、幸福感和学习效能感,诱发后悔、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不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甚至会使部分拖延严重的学生因此休学或退学。因此,探讨初中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有着现实意义,对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