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ilov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类文明精华的集聚之地,人们一直关注城市,数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光芒在此交相辉映。房地产业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栖身之所,且支撑起城市经济命脉和人民福祉。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存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联。城市竞争力主要通过加速人口净流入、提高居民收入、影响供需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式为房地产业提供强劲和持久的需求;而房地产业主要通过促进城市转型升级、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筹集资金、促进就业、推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手段为提升城市竞争力产生驱动。因此,如何促进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使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规模与当前城市竞争力水平相适应,已成为当前社会、学界和政府的关注焦点。基于竞争力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弓弦箭模型理论、房地产周期论等,选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等广东省各市2010-2019年的数据,分别构建广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广东省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TOPSIS法分别测度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然后构建二者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广东省各市历年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综合评价数据,对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状态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广东省各市的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并运用Arc GIS对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竞争力方面。历年来广东省各市的城市竞争力发展水平排名较为稳定,呈现出“珠三角领跑、差距明显、水平偏低”的金字塔形竞争格局。2010-2014年,仅有深圳市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具有高城市竞争力水平的地区。2015-2019年,广深呈现出双核驱动,广东省城市竞争力呈现出以广深为中心,向全省周边逐渐扩散递减的格局。(2)房地产业发展方面。从时间演变上,2010-2019年广东省21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经过10年间演化,广东省21个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水平逐步趋于均衡。整个广东省的房地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由广深向环广、沿深城市辐射,再进一步向珠三角周边城市扩散的特点。(3)广东省21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三大梯队。广州和深圳的耦合协调度常年大于0.7,处于协调状态,为第一梯队。佛山、东莞、珠海、惠州、中山的耦合协调度常年介于0.4-0.7,处于磨合阶段,为第二梯队。其余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常年小于0.4,均处于拮抗阶段,为第三梯队。所有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曲折上升的态势,耦合协调度在省内整体排名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保存持续小幅度增长,但在2019年大部分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均出现迅速下降。从空间维度看,广东省城市竞争力和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规律性的板块化结构。在珠三角地区,基本呈现以广深为中心,耦合协调度从协调-磨合-滞后由内向外扩散。在粤西地区,整个区域在拮抗同步型和拮抗超前型之间徘徊。在粤东地区,除了汕头为拮抗滞后型,其他城市均为拮抗超前型。在北部生态发展区,研究期内均处于拮抗状态,但拮抗超前、拮抗同步和拮抗滞后型均有分布,北部生态发展区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较差且散乱。因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走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前沿,所以对于其他的省份起着先导的作用。本篇文章进行的研究以及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可以给其他省份在促进这两个系统的发展方面提供参考价值。本研究对于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投资置业者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不断影响和更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当今时代,计算思维作为人类三大科学思维之一,是创新性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之一,也是如今个人在激烈的从业竞争能取得优势的法宝,更是一个国家能立足于国际环境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国为进一步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陆续出台相
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细腻而丰富的数据让每个人都无处遁形。面对这些隐含敏感信息的多维度、细颗粒数据,如何安全开展数据研究是一个值得被探讨的问题。传统隐私保护模型尽管可以满足隐私保护需求,但是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无法量化把控模型有效性和隐私性之间的平衡,二是受限于攻击者的背景知识储备。鉴于此,本文引入带隐私参数的、预设攻击者背景知识最大化的差分隐私保护技术,解决上述两大问题。本文以基于hinge损失的支
对分课堂自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国内众多教师都展开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分课堂讲授、独学、讨论三个环节中,课堂讨论是关键环节也是最难掌控的环节。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是思维导图的两大核心功能,引入思维导图能否提高对分课堂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和是否能够提高学生成绩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首先对课堂讨论的研究现状、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对分课堂、思维导图、美国师生互动评估系统(
学位
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识别与干预问题给监狱管理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以往许多研究尝试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干预服刑人员焦虑情绪,但未达成共识,实施循证心理干预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通过搜索最佳证据,采用国外循证心理干预的研究范式,对服刑人员进行循证团体心理干预与常规团体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循证心理干预是否优于常规干预,以及循证心理干预在中国本土实施的可行性。目的:探讨循证心理干预对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
躯体作为转换中介,完成着胡塞尔现象学在静态的意识结构现象学和动态的发生现象学之间的转换。但躯体作为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发生的中介,引起躯体之间的不可合一性而必然会带来他异性问题。胡塞尔在其整个现象学理论,即从《观念一》,到《观念二》,乃至到后面的《沉思》,《危机》的整个理论推进过程,一方面是借助躯体完成现象学的还原,又借助躯体进行现象学的发生构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又随着这个推进过程,他人问题随之呈现而
超常儿童是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有效开发超常儿童的潜能能够更早更快地培养出人才。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年代,超常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凸显,超常儿童的鉴别及培养的问题成为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分析国外超常教育经验对于中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俄罗斯与中国有类似的历史发展背景,中国和俄罗斯都在科学、经济和技术取得了一定成就,都重视人才的发展与培养,且都面临着“人才外流”的风险
在欺凌行为中旁观者对欺凌事件的发展走向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校园欺凌总体发生率的上升,如何让更多的旁观者在目睹欺凌时做出积极的反应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重点。本文以Weiner的人际责任归因理论为切入点,根据归因的控制性和部位创设四种欺凌情境,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归因如何对旁观者行为产生影响,以及人际责任归因对旁观者行为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增加旁观者行为的研究和改善校园欺凌的现状做出一点贡献。本研究
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作为课程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考试评价对于推动课程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兼具双重目标,一方面考察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学生能否进入高中学习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试题质量则是实现基于课程目标进行教学、实现考试公平的重要保障。处于长江下游的安徽省和江苏省在地理位置上虽然相互毗邻,但中考政策却大不相同。两地区中考试
高中生的英语习作普遍缺乏语篇衔接手段,整体串联意识比较薄弱。读后续写作为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理解与产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其促学效果已得到广泛验证。因此本研究尝试引入读后续写活动,结合互动协同模式和衔接理论,以期丰富学生的语篇衔接手段。本研究重点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读后续写对高中生写作衔接手段的运用有何影响?2.哪些因素影响了高中生在读后续写中的衔接手段运用?本研究以广东省某高中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