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并不断融合的今天,政治与经济的互动日益加强,经济政治化现象日益普遍,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为各国政治目的服务这种趋势已经显而易见,任何国家的经济活动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政治因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经济活动起到决定性作用。冷战后,随着中韩两国的建交,中国和韩国在经济贸易上的关系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两国在贸易、投资、金融以及其他一些产业上的合作发展都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在中韩双方经贸关系发展取得骄人成绩同时,仍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包括:贸易方面,中国对韩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以及中韩之间经常发生贸易摩擦;投资方面,中韩双方直接投资增长不同步,中方对韩投资经常受阻以及韩国从中国非法撤资。以上问题除了由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差异明显、两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策略不当等经济因素造成以外,还有很多政治性因素从中作祟。这些政治因素涵盖国际、国家、个人等各个层面。其中,国际层面包括东北亚地区中、美、日、俄、朝、韩六国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博弈;国家层面包括中国和韩国两国各自的国内和对外政策以及两国的战略意图;个人层面包括韩国国内政党、利益集团以及韩国国民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结。它们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中韩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有的阻碍了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比如韩国国民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结阻碍了中韩双边投资的发展;有的则促进了中韩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比如中韩两国政府的战略意图让两国在货币互换问题上一拍即合,促进了双边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因此,分析影响中韩双边经贸关系的政治因素有利于我们准确的辨别哪些政治因素是积极的,哪些政治因素是消极的,从而为中韩两国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