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因素的相关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冠心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在老年患者中十分常见,且预后极差。目前高龄老年ACS患者在大规模研究中代表性不足,关于Lp(a)与高龄ACS患者(≥80岁)预后相关性研究十分有限。该研究旨在探讨Lp(a)对高龄ACS患者长期不良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纳入了 536例因ACS住院治疗的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并在入院时检测基线Lp(a)水平。对所有患者统一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冠心病复合“硬终点”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全因死亡以及心源性死亡。其中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入院、非致死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结果中位随访66(53-81)月期间,89例患者发生了主要终点事件;有234例患者发生MACE,143例出现全因死亡,其中64例为心源性死亡。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得到基线Lp(a)水平预测不同终点的最佳界值。Kaplan-Meier曲线显示,Lp(a)高水平组患者远期主要终点事件、MACE、全因死亡以及心源性死亡的累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Lp(a)低水平患者(Log-rank,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p(a)水平升高与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比(Hazard Ratio,HR):1.714,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114-2.638]、MACE(HR 1.354,95%CI:1.024-1.790)、全因死亡(HR1.804,95%CI:1.286-2.532)和心源性死亡(HR1.891,95%CI:1.112-3.217)风险增加独立相关。此外,Lp(a)可提高主要终点事件的基线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结论Lp(a)水平升高是高龄ACS患者远期冠心病复合“硬终点”事件、MACE、全因死亡以及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龄ACS患者,未来要重视Lp(a)的检测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研究背景及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在老年人群中预后极差。目前关于高龄AC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证据十分有限。N 末端 B 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NT-proBNP水平与高龄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出院后1年和长期预后评估的价值。研究方法入选338例因ACS住院治疗的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检测其基线NT-proBNP水平,并计算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全球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根据NT-proBNP基线水平上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NT-proBNP高水平(NT-proBNP≥1228.7pg/mL)和 NT-proBNP 低水平(NT-proBNP<1228.7pg/mL)两组,观察其出院后1年及长期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入院、非致死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结果依据NT-proBNP上四分位数1228.7pg/mL,将患者分为NT-proBNP高水平和NT-proBNP低水平两组。NT-proBNP高水平患者较低水平组有更高的GRACE评分、高危患者(GRACE>140分)比例更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高龄ACS患者GRACE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NT-proBNP能良好预测高龄ACS患者出院后1年及长期随访的MACE风险(P<0.05)。出院后1年内,有24例患者发生MACE;中位随访63个月,152例发生了 MACE。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T-proBNP高水平患者出院后1年及长期MACE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NT-proBNP低水平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NT-proBNP与高龄ACS患者出院后1年及长期MACE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P<0.05)。研究结论NT-proBNP水平与高龄ACS患者GRACE评分呈正相关;NT-proBNP水平升高是高龄ACS患者出院后1年及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比较接受与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相同病理分期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差异: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研究背景:对于接受与未接收新辅助放化疗(NCRT)的直肠癌患者中,AJCC第8版TNM分期系统采用的分类定义及分期标准是相同的。但是,NCRT可诱导直肠肿瘤降期效应和不同程度的治疗应答,使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局部复发有显著改善,这对于第8版TNM分期系统预测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y
背景皮动蛋白是一种分子标志物,在细胞骨架形成中,它作为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对细胞运动及运输起作用。其在包括头颈部、乳腺、胃、肝脏等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相关性。既往cortactin与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较少,其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免疫组化及组织芯片研究,明确皮动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差异表达与肿瘤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在
第一部分 结节切除术在3岁以下结节性硬化患儿癫痫治疗中的疗效研究目的评价结节切除术在3岁以下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儿癫痫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导致预后不佳的预测因素,并评估手术对认知发育的改善作用。方法对19个在3岁以下接受了致痫结节切除术的TS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ngel评分来评价癫痫预后,比较预后良好组(Engel
背景和目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造成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其首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及CHD的患病率持续攀升,防控刻不容缓。身体活动不足及久坐行为是二者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居民总体身体活动水平急剧下降,身体活动不足及久坐行为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既往西方国家研究报道了身体活动及久坐行为对高血压及CHD的影响,但多数研究未考虑身体
第一部分卵巢恶性肿瘤关键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目的:筛选卵巢肿瘤关键基因突变,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卵巢肿瘤组织进行检测,这些患者于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治疗。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825个肿瘤基因的外显子或热点区域进行靶向深度测序,采集患者的临床病理
第一部分:不同级别医院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现况调查目的:评估目前我国各级别医院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选取全国东北沈阳、华东济南、华北北京和华中武汉等不同地区4个城市各级别医院9家,每个城市包含1家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另含心血管专科阜外医院,每家医院连续入选因快速型心律失常就诊的患者。采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是导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常见病因。尽管不同类型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临床特征相似,但不同病因所致的心力衰竭体内代谢改变尚未阐明。方法:本研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了不同类型心肌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38例DCM患者和18例
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恶性疟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基因编辑手段,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导致疟原虫致病机制、疟疾疫苗、药物研发以及抗药性虫株等研究进展缓慢。从基因水平分析疟原虫的耐药性可以加速抗疟疾疫苗和药物的研究,也是恶性疟原虫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编辑受限于有限的工具和转染与整合效率低。CRISPR/Cas9技术可以快速、经济、高效、特异性地改变疟原虫
[目的]观察HIV/HBV共感染者长期cART后病毒学及免疫学反应及探索HIV感染者接种HBV疫苗后体液免疫及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变化规律。[方法]从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的成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队列中筛选HIV/HBV共感染者。检测基线、cART 96周、240周及以上HBV DNA、HBV RNA、HIV RNA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从北京协和医院免疫功能低下门诊筛选HIV RNA<200 cop
第一部分 PR间期及其组成部分在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及预测因素[目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PR间期及其组成部分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既往报告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PR间期及其组成部分的分布特征及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2017年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收集基线资料及入院时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PR间期、P波宽度、PR段及P波宽度/PR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