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Cas9技术高效构建与鉴定恶性疟原虫基因修饰虫株及对树鼩感染的初步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r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恶性疟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基因编辑手段,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导致疟原虫致病机制、疟疾疫苗、药物研发以及抗药性虫株等研究进展缓慢。从基因水平分析疟原虫的耐药性可以加速抗疟疾疫苗和药物的研究,也是恶性疟原虫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编辑受限于有限的工具和转染与整合效率低。CRISPR/Cas9技术可以快速、经济、高效、特异性地改变疟原虫基因,从而加速新药靶点的确证和特定基因或者基因家族功能的阐明,以及补充全基因组范围的相关研究,促进疟原虫疫苗及新型抗疟药的研制。酪蛋白激酶Ⅱ(casein kinase Ⅱ,CK2)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均为蛋白激酶。CK2 在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和癌变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K2是一个双向特异性的激酶,其中CK2β1、CK2a亚基蛋白可以作为疟疾药物治疗的候选靶标。STK与细胞的生长、分裂、代谢、分化、毒力、致病性密切相关。同时,STK也是一种重要的抗原,可用于开发研制疟疾新型疫苗。在恶性疟原虫中的研究中,STK蛋白和CK2蛋白可能与恶性疟原虫生理功能和致病性相关。本研究选择了 CK2的两个亚基蛋白(CK2β1,CK2α)以及STK蛋白进行加标签基因修饰,并引入突变位点,构建重组虫株,并进行树鼩感染初步实验。实现在没有疟原虫蛋白相应的商业化抗体条件下,利用标签对疟原虫的特定蛋白进行筛选和基因定点突变编辑,从而为深入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为疟原虫的其它相关蛋白基因编辑提供技术手段。采用Percoll同步化培养法,获得P.falciparum 3D7环状体期虫体。以P.falciparum 3D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CK2β1/CK2α/STK基因同源臂,以无模板方式PCR扩增获得HA、HA-Ty1标签,再使用搭桥法将CK2β1/CK2α/STK基因同源臂分别和HA、HA-Ty1、HA-Ty1标签进行融合,引入同义突变的核酸序列,获得 HA-CK2β1,HA-Ty1-CK2α,HA-Ty1-STK 突变基因。以PL6CS质粒为载体,成功构建PL6CS-hDHFR质粒。将HA-CK2β1、HA-Ty1-CK2α及HA-Ty1-STK突变基因分别插入PL6CS-hDHFR质粒,成功构建了 PL6CS-hDHFR-CK2β1/CK2α/STK 融合质粒。将 CK2β1/CK2α/STK 基因表达的 sgRNA 序列分别插入对应的PL6CS-hDHFR-CK2β1/CK2α/STK融合质粒,成功获得PL6CS-hDHFR-CK2β1/CK2α/STK 整合质粒。以PUF1-Cas9质粒为载体,成功构建PUF1-BSD-Cas9质粒。用电击转化的方法将 pUF1-BSD-Cas9 质粒、PL6CS-hDHFR-CK2β1/CK2α/STK 整合质粒同时转染进恶性疟原虫3D7虫株,加药筛选,进行PCR鉴定、DNA测序鉴定、Western blotting鉴定和细胞免疫荧光分析(IFA),成功获得电转的PL6CS-hDHFR-CK2β1/CK2α/STK基因重组虫株。结果表明,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能成功且快速地构建恶性疟原虫转基因虫株。PL6CS-hDHFR-CK2β1/CK2α/STK基因重组虫株用树鼩血清或血浆进行体外性培养,成功获得能体外感染树鼩红细胞的基因重组虫株。并用CK2β1/CK2α/STK基因重组虫株分别对未切脾和脾脏切除树鼩进行体内感染实验,结果表明,树鼩不会被3个基因修饰虫株感染。本研究发展及完善了利用CRISPR/Cas9方法快速进行恶性疟原虫基因组改造的方法,为进一步在基因水平研究恶性疟原虫奠定了基础。CK2β1、CK2α、STK重组虫株在树鼩红细胞中进行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可为开展其它人疟原虫和动物疟原虫的体外培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虽然最终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恶性疟原虫并不能感染树鼩,但也是恶性疟原虫动物模型研究的尝试和补充。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第一部分比较中等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高龄患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选择更适合高龄人群的降脂药物和应用方案。第二部分采用符合生理状态的机械装置、选用理论机制明确的药物,研究单用药物预处理方法、单用机械预处理方法和两方法联用对桥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为预防静脉移植物病、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第一部分选取我院成人外科中心收治的行CABG的高龄患者10
背景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等健康状况极大受损,患者除了关注临床结局外还较为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心衰特异性健康状况量表。当KCCQ作为结局指标量化心衰患者健康状况时,慢性心衰患者KCCQ得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缺乏急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KCCQ得分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另急性心衰患者出院后短期和长期的KCCQ演变模式数据较少,且变
在肿瘤发生与转移的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赋予肿瘤上皮细胞某些间质样细胞的特征,从而使得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和迁移能力。Snail是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在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Snail的表达水平严格精密的受到转录、翻译和翻译后水平等多方面的调控。Snail在细胞中半衰期较短,由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介导迅速降解,而该过程受蛋白质泛素化修
第一部分:比较接受与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相同病理分期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差异: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研究背景:对于接受与未接收新辅助放化疗(NCRT)的直肠癌患者中,AJCC第8版TNM分期系统采用的分类定义及分期标准是相同的。但是,NCRT可诱导直肠肿瘤降期效应和不同程度的治疗应答,使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局部复发有显著改善,这对于第8版TNM分期系统预测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y
背景皮动蛋白是一种分子标志物,在细胞骨架形成中,它作为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对细胞运动及运输起作用。其在包括头颈部、乳腺、胃、肝脏等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相关性。既往cortactin与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较少,其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免疫组化及组织芯片研究,明确皮动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差异表达与肿瘤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在
第一部分 结节切除术在3岁以下结节性硬化患儿癫痫治疗中的疗效研究目的评价结节切除术在3岁以下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儿癫痫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导致预后不佳的预测因素,并评估手术对认知发育的改善作用。方法对19个在3岁以下接受了致痫结节切除术的TS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ngel评分来评价癫痫预后,比较预后良好组(Engel
背景和目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造成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其首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及CHD的患病率持续攀升,防控刻不容缓。身体活动不足及久坐行为是二者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居民总体身体活动水平急剧下降,身体活动不足及久坐行为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既往西方国家研究报道了身体活动及久坐行为对高血压及CHD的影响,但多数研究未考虑身体
第一部分卵巢恶性肿瘤关键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目的:筛选卵巢肿瘤关键基因突变,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卵巢肿瘤组织进行检测,这些患者于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治疗。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825个肿瘤基因的外显子或热点区域进行靶向深度测序,采集患者的临床病理
第一部分:不同级别医院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现况调查目的:评估目前我国各级别医院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选取全国东北沈阳、华东济南、华北北京和华中武汉等不同地区4个城市各级别医院9家,每个城市包含1家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另含心血管专科阜外医院,每家医院连续入选因快速型心律失常就诊的患者。采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是导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常见病因。尽管不同类型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临床特征相似,但不同病因所致的心力衰竭体内代谢改变尚未阐明。方法:本研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了不同类型心肌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38例DCM患者和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