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翻译的文化研究中勒弗菲尔的操控理论,目前,中国和西方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大部分研究都是关于三要素中的意识形态,而另一个重要因素—诗学,则没受到足够的重视。诗学关注的,一是文学技巧、体裁、主题、典型人物和情境、象征的组合,二是界定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角色。诗学对翻译的操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译文层面的操控,即翻译策略、翻译语言的应用;二是译文之外的操控,即体现在翻译选材、翻译目的等方面。 基于孙子的《孙子兵法》的两个英译本及勒弗菲尔的诗学理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从诗学对翻译的操控的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首先从对译文之外的操控方面分析贾尔斯和格里菲斯的两个译本,分别从翻译主题的选择、翻译目的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关于翻译目的,贾尔斯译本旨在介绍中国经典译作,而格里菲斯译本则旨在将中国古典兵学思想传入西方世界。贾尔斯译本的目标读者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高级知识分子,而格里菲斯译本的目标读者则为西方军界及军事院校学生;其次是从对译文层面的操控方面进行论述,分别从翻译语言的应用及翻译注释的选择方面进行分析。本论文透过诗学要素的变化揭示两译者所在时代诗学的变化,进而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诗学具有一定的操控作用,并且诗学也是流动的,非固定不变的。 本文认为翻译活动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翻译行为与诗学之间有着相互关系。译者顺应主流诗学进行翻译。译者的译本选择,翻译目的及文学功能等都会受到诗学的影响。此外,影响翻译活动的要素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两个译本均受到诗学的操控,通过对诗学要素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诗学的流变。本论文讨论诗学是如何操控文学翻译过程的,并将两位译者及其翻译作品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作者旨在文化层面而非语言层面的探讨,从而丰富《孙子兵法》译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