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弗菲尔诗学理论关照下《孙子兵法》两译本对比研究——以贾尔斯和格里菲斯的英译本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infob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翻译的文化研究中勒弗菲尔的操控理论,目前,中国和西方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大部分研究都是关于三要素中的意识形态,而另一个重要因素—诗学,则没受到足够的重视。诗学关注的,一是文学技巧、体裁、主题、典型人物和情境、象征的组合,二是界定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角色。诗学对翻译的操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译文层面的操控,即翻译策略、翻译语言的应用;二是译文之外的操控,即体现在翻译选材、翻译目的等方面。  基于孙子的《孙子兵法》的两个英译本及勒弗菲尔的诗学理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从诗学对翻译的操控的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首先从对译文之外的操控方面分析贾尔斯和格里菲斯的两个译本,分别从翻译主题的选择、翻译目的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关于翻译目的,贾尔斯译本旨在介绍中国经典译作,而格里菲斯译本则旨在将中国古典兵学思想传入西方世界。贾尔斯译本的目标读者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高级知识分子,而格里菲斯译本的目标读者则为西方军界及军事院校学生;其次是从对译文层面的操控方面进行论述,分别从翻译语言的应用及翻译注释的选择方面进行分析。本论文透过诗学要素的变化揭示两译者所在时代诗学的变化,进而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诗学具有一定的操控作用,并且诗学也是流动的,非固定不变的。  本文认为翻译活动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翻译行为与诗学之间有着相互关系。译者顺应主流诗学进行翻译。译者的译本选择,翻译目的及文学功能等都会受到诗学的影响。此外,影响翻译活动的要素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两个译本均受到诗学的操控,通过对诗学要素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诗学的流变。本论文讨论诗学是如何操控文学翻译过程的,并将两位译者及其翻译作品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作者旨在文化层面而非语言层面的探讨,从而丰富《孙子兵法》译本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宽带用户的增多,网页广告也随之而增多。网络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广告形式也日益引发广告商的关注。尽管AIDA原则(引发消费者注意、兴趣、欲望和行动的原则)一直被广
电影是一种娱乐形式,是继音乐、诗歌、舞蹈、建筑、绘画和雕塑之后的第七类艺术。英语剧情片电影(主要通过配音翻译)在我国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影响, 但我国翻译界
《生死疲劳》是中国作家莫言的代表作。自从2008年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将其翻译成英文,该小说英译本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都从传统的翻译研究理论入手,鲜
该文以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学语料库及其索引软件的设计与开发项目为依托,侧重从英语教学语料库的初期设计与建设方面进行一种探索式的实践研究.该文首先对语料库与索引软件的
1912年,艾兹拉·庞德在美国东方研究专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遗稿的基础上选译了19首中国古诗,于1915年出版了译诗集《神州集》。自其发行以来,贬损和赞誉纷至沓来。一些评论家一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操作,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论述了小组活动对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得出不同的学生对小组活动的认识不同,小组活动的参与情况影响学生交
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西方女性主义的先驱者,被誉为二十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写于1931年的《海浪》被认为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如果
英语电影在多种二语课程尤其是听力课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影响英语电影听力理解的因素有相当重要的教学价值和实用意义。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探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