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西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跑道等基础设施建造于黄土地基之上。由于黄土存在比较明显的蠕变特性,极易产生变形沉降甚至倒塌等工程问题。因此,分析黄土流变的内在机理,对黄土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和边坡加固等具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以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深挖工程为背景,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应力路径下黄土的蠕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跑道等基础设施建造于黄土地基之上。由于黄土存在比较明显的蠕变特性,极易产生变形沉降甚至倒塌等工程问题。因此,分析黄土流变的内在机理,对黄土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和边坡加固等具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以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深挖工程为背景,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应力路径下黄土的蠕变特性、蠕变本构模型以及蠕变过程中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利用FSR-20非饱和土三轴测试系统对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进行了控制围压和基质吸力下的三轴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和基质吸力下黄土蠕变特性和相关蠕变参数(长期强度、变形速率、弹性模量和粘滞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通过对原状黄土进行了恒定和恒定逐级卸围压的卸荷蠕变试验,分析不同应力路径下原状黄土的蠕变变形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卸荷应力路径下,土体轴向变形的变化规律不同;恒定逐级卸围压轴向变形始终表现为压缩;恒定逐级卸围压轴向变形表现为三种形式;通过引入破坏接近度描述土体在两种卸荷应力路径下的应力状态和土体临近破坏的程度。(3)通过对压实黄土进行分级增量加卸荷蠕变试验,绘制不同基质吸力及不同偏应力下的蠕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卸荷应力水平下,土样的回弹变形和回弹时间不同;加卸荷应力历史对土样的蠕变变形具有累积效应。(4)分别采用幂函数经验模型、S-M经验模型、Merchant元件模型和Burgers元件模型对蠕变试验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Burgers模型与Merchant模型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明显优于经验模型;(5)通过电镜扫描技术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原状黄土与压实重塑黄土蠕变过程中的微结构特征,并对各微观结构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土体蠕变过程中,其微结构参数发生变化,其中以孔隙和颗粒大小(孔径、颗粒粒径),形状的改变(丰度)最为明显,而其它微结构参数复杂程度(圆度、轮廓分形维数)、定向性(熵的方向概率)变化不大。
其他文献
混合倍性物种为研究多倍体进化的机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柳兰(Chamerion angustifolium)是柳叶菜科(Onagraceae)柳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它分布广泛,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它有二倍体、同源四倍体和同源六倍体(2n=36,72,108)3种细胞型。因此,本研究以柳兰为例,旨在探究影响混合倍性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共采集柳兰40个自然
土壤侵蚀已成为破坏土壤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严重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关于巴基斯坦全境土壤侵蚀评价的研究却未曾见到,针对巴基斯坦高土壤侵蚀区的治理缺少依据,因而开展巴基斯坦地区的土壤侵蚀研究对于土壤侵蚀防治和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巴基斯坦为典型研究区,基于土壤侵蚀抽样调查解译数据和土壤侵蚀因子数据和CSLE模型,分别用地图代数
土地利用数据在全球地表变化的相关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如用于土壤侵蚀等地表过程模拟。遥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利用数据不断优化,可供选择的土地利用数据源日益增加,同时土地利用数据精度问题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尤其在土壤侵蚀领域,有关土地利用数据精度及其对侵蚀模拟影响的研究亟待开展。FROM-GLC30 2017数据是目前全球应用较广、分辨率较高的土地利用数据,本文针对该数据
近年来,伴随国家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迅速发展,并逐渐在各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宣传和应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其中,互联网络在教育行业的深入运用,更是促进了国家教育事业现代化建设,对增加国家整体教育品质与水平产生深远积极影响。历史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其发展必然会受互联网社会环境影响,因此,教育者执行历史教学活动时,应着重关注互联网在整个人才培养环
绿肥作为有机肥源,可望在减施增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绿肥翻压入土后的残余腐解及其养分释放过程是决定绿肥成效的关键环节,需要针对特定的作物系统加以深入探讨。本文采用田间原位埋袋法研究了三叶草(Trifolium alexandrinum L)、野豌豆(Vicia sepium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燕麦(Avena sativa L)四种绿肥分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其独特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极具代表性。然而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高寒草甸退化严重,各种毒杂草扩散蔓延,给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极大影响。瑞香狼毒已成为青藏高原危害最严重的毒草之一,也是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指示物种。大多植物遥感识别方法仅依靠光谱差异进行判断分类,忽略了自然状态下植物群落随环境改变产生的连续性变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改善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矛盾、促进全国水资源合理分配和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水源区,丹江流域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加快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的研究、改善其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本文以陕西省境内的丹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InVEST模型作为主要方法,首先对模型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一系列校验和修正,以保证模型适
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无论是语感还是拼读方式、阅读技巧,都是在这个阶段奠定基础的。从目前来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并不能实现良好的启蒙效果,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符合小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法。而自然拼读法则是立足学生实际特点开发的一种英语教学方式,其主要倡导"先读后识"的形式,以"读"为媒介加深学生对英语语感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帮助他们更清
利用野生和家栽中国黄连的幼叶、花葶、花蕾等,接种在含有2,4-D(1mg/L)、KT(1mg/L)、NAA(1mg/L)、琼脂(0.75%)、蔗糖(3%)的6·7-V、ER、MS培养基上,在22±1℃条件下进行暗培养45~55天,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以6·7-V培养基诱导频率较高,ER次之,MS较少,不同外殖体和接种时期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亦不相同。幼叶与其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次生代谢产物均含有小柏碱
近年来,我国草地毒草化日益严重,黄花棘豆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其成为草原优势物种。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黄花棘豆具有极强的抗旱能力,通过对干旱处理的黄花棘豆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OoABF2与OoLEA3基因显著上调表达,但其调控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以OoABF2和OoLEA3两个抗逆相关基因为研究对象,对二者的抗旱功能与调控关系进行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F3代转基因拟南芥OoABF2-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