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严格地讲,应当代之以“符号体系”,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认知能力,是纯粹人为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的内在意义、心灵价值或强度,随着注意或心灵选择的方向而变化。语言转移的可能性实际上无限的,语言符号能容易地从一种技术转移到另一种技术,可见单只“语音”并不是“语言”的基本事实。没有一个民族没有充分发展的语言体系,并且该体系象文化一样,很少完全自给自足,很难指出完全孤立的语言,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借贷”。但是,“借贷”的说法似乎完全不足以解释那些深藏在语言这个复合体的核心里的共同基本结构特点。“绘画艺术语言”是“语言”这个复合体内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状态存在。水彩艺术语言是艺术家性灵的手表现在画面上的极具魅力色彩的艺术语言。在水彩艺术领域,人们都力倡作品的现代性、现代感,对“水彩艺术语言现代性”的误读与探求上的畸形发展,招致了水彩艺术评判标准的混乱与无序。无论处于何种时代背景,如果不能自觉地植根于艺术语言的价值与意义层面,主观割裂与传统的联系,艺术的源泉将会枯竭,那种所谓的创新求变也只能是一场滑稽的闹剧。本篇论文分为四个大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里,首先从绘画艺术语言问题入手,考察所谓“绘画艺术语言差异性”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此章节是本文与众不同的关键所在。文中采用了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观点,对中国水彩艺术现行语言变迁进行了全新的探讨,有别于当今国内外水彩界分析其艺术语言时,以“语言分析”对“分析语言”的空对空的作法。本文将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与美术学原理进行首次建构,此举是国内外索绪尔研究领域完成填补遗漏空白的一个细微契点。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将中国水彩艺术现行语言变迁的各种现象收集汇总,再以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进行探讨分析,指出种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第五章为第四部分,在此,论文将前三大部分研究分析得来的信息梳理汇总,找出它们中间潜在的内在规律。最后,结论部分总揽全文,对中国水彩艺术现行语言变迁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为当今中国水彩艺术界所倡导的“语言本体性回归”找到有力、可信的理论依据,以期更好地建立本民族自己的水彩艺术语言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