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将66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静点硝酸甘油,每日一次,疗程14天。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每日2次;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静息心电图变化以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3.3%(P<0.001),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静息心电图有明显的改善(P<0.05),血脂的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P<0.001)。提示: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各地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迅速上升,成为威胁我国人类健康,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管腔狭窄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供血绝对或相对不足,心肌急性或暂时性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在病因方面除原有的性别、年龄、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从事缺乏体力劳动和活动的职业、饮食习惯外,有了巨大的进展,认识到口服避孕药,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细胞因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清瘦素、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IB多态性、脂蛋白α、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也成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另外在血管内皮,血管新生,免疫功能,甲皱微循环,炎性因子,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治疗方面虽然介入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但经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与药物疗法和手术搭桥相比,其转归和预后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中药的研究逐渐引起专家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复方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UA的疗效。临床研究1.病例选择标准1.1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内科学》(第六版)中有关内容制定。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1)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于运动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下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迅速消失。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为3类:A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B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在1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