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小分子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1986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生命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NA分子的破坏势必造成生命过程的障碍,甚至中断。因此对于DNA与其它分子作用及其相关研究是目前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特定功能修饰电极的出现,使得某些生物小分子电化学性质的研究成为了可能,并可进一步为研究其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定的数据与技术支持。理解小分子与DNA之间的作用机理,可进一步设计和开发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药物。基于常规溶液电化学方法发展起来的DNA修饰电极,由于具有诸如样品耗量少、灵敏度高等优点,在DNA的相关研究领域正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综述 主要综述了:1 DNA的电化学及其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 ①DNA的电化学 ②DNA与物质分子的作用;2 DNA电化学传感器 ①DNA修饰电极制备方法 ②杂交指示剂 ③DNA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并确立了立题依据。 第二部分:3—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在纳米Al2O3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利用抛光法制得了nano-γ-Al2O3修饰玻碳电极(NA/GCE)。优化了其制备过程。和裸玻碳电极相比,该电极对3—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3-NBT)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其CV峰的灵敏度更高。分别用循环伏安法(CV)、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常规脉冲伏安法(NPV)、电位跃阶计时库仑法(CC)、消除伏安法(EV)等电化学方法,首次研究了3—NBT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NA/GCE上,3—NBT的氧化还原为两个一电子与一质子的自由基过程(准可逆过程Ⅰ和不可逆过程Ⅱ)。3-NBT在NA/GCE表面的覆盖量为Γ=1.62×10-9mol cm-2。分别得到了过程Ⅰ和过程Ⅱ的扩散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一定要讲政治"。这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教育必须把讲政治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贯穿始终。
在长期实践中,人们意识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风能作为近年来使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关注。近海风力资源丰富优质,空间宽广,海上风电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
<正>牢牢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2013年11月5日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习近平就如何贯彻科技强军问题强调:要牢牢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努力在前
<正>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头戏,初中就介绍了,到高中仍不断的出现,也是中学数学研究的重点,许多文章所研究的主要是三个二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
<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课程教学正从"三维目标"的教学逐步转向以"素养为本"的教学,自主建构、合作探究、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课堂.近日
在网络社交平台如此发达的今天,数量逐年激增的网络微型商家(微商)正大规模地潜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微博、微信到各类社交平台,随处都能看到他们活动的身影。本文利用传播学
博弈效用中的参数是影响博弈均衡的主要诱导机制或激励机制。改变博弈效用参数、打破从众心理、加强行为互动是克服该困境的基本治理对策,且其在激励博弈群体作出符合社会价
病人服用免疫营养物质后对机体炎性反应的改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将综述胃肠肿瘤手术病人炎性反应的特点、免疫营养物质对其作用,以及不同免疫营养如谷氨酰胺类、精氨
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突变、缺失、重排等现象的发生与人体多种肿瘤密切相关。P53基因在DNA的损伤、修复,细胞生长、分化,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关于P53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