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对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的16件陶器进行分析,在器物内壁残留物中发现了酒类遗存。酿酒发酵方法可能包括利用谷物发芽和制曲两......
前言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获取资源的方式由攫取型经营逐步向生产型经营转变.其中,如何利用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方式转变的重要体......
在北方旱作农业的研究中,有关黍、粟比例的问题,存在同一遗址或区域植硅体和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相矛盾的现象.黍、粟种子在炭化......
2008年是中国的食品质量元年.这一年妙府共荣获了28项荣誉.每一项荣誉皆因品质而得。这一年.妙府老酒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全......
黍、粟是我国北方两种重要的旱作农作物,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考古样品保存及研究方法的限制,......
齐家文化时期的农业经济状况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喇家遗址是一处具有中心聚落性质的齐家文化遗址,已有的研究认为喇家遗址齐家文化......
近几年来.以金乡鸡黍镇及其周边为中心的地区,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和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甘蓝杂交制种技术,实现了高产、稳产、高效......
日前,人保财险秦皇岛市分公司理赔二分中心迎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位客户手捧着写有“服务客户,周到神速”字样的锦旗来到理赔......
以甘肃省秦安县和礼县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粟和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碳同位素的测定,并开展了碳同位素和形态学鉴定方法的检验。结果......
为揭示 1年生分蘖草本黍对异质养分环境的等级反应 ,比较了 4种异质养分环境中黍分株和基株的生长、繁殖特征。在分株水平 ,异质养......
谷黍是张家口市坝下农作物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张家口市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常年播种面积在20万hm2以上,占全市粮田面积的20%~30%。......
为揭示黍(Panicum miliaceum L.)根系对异质养分环境的生长反应,作者研究了黍根系从起始斑块向目标斑块水平生长时,起始斑块和目标......
黍、粟是我国北方两种重要的旱作农作物,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考古样品保存及研究方法的限制,......
辽西地区城子山遗址和夏家店遗址农作物种子遗存研究显示,城子山地区青铜时代中期以旱作农业种植为主,粟的栽培比例要明显高于黍。......
榆林地处农牧交错带,是研究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基于植硅体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王阳畔遗址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过渡阶......
文章从北京推进宜发达地区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总结了北京城市森林建设历程和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3点主要做法......
黍作为山西省人民喜好的主要杂粮品种,在山西省常年种植面积近1.33×104hm2。为规范无公害黍生产技术,保障和促进特色农产品质......
晋黍4号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1985年用品种间有性杂交方法,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特点,1996年......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有一个从“黍"从“米”之字,学者或释为“[米黍]”,或释为“黍”,或释为“稻”。由于学者没有提出证据来支......
比较了异质养分环境中黍(Panicum miliaceum)叶片气体交换和光合养分利用效率。异质养分环境显著影响黍叶片气体交换;繁殖前期叶片......
2011年12月10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到澜沧江关累码头出席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航仪式,并看望了澜沧江......
"稷"在古代是"五谷之长",但历代对其描述互有参差,有的说是"粟(即谷子或小米)",有的说是"秫、蜀秫(即高粱)",都是错误的。其实,"稷......
陕西横山杨界沙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晚期的聚落遗址。本文是针对2010年杨界沙遗址浮选出土炭化植物种子的鉴定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进一步了解渭水流域仰韶文化晚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状态,我们对蓝田新街遗址出土的五件陶器进行了植物残留物的分析,并研究......
13000年前东亚人群扩张、12000年前左右"新仙女木"事件给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而距今约11000年前,人类已经开始了对粟黍野生祖本的......
我们在一个现代村落进行了一次传统方式的粟的早期作物加工实验,结果显示在收割的粟中含有相当比重的不成熟粟,这些不成熟粟经过脱......
仰韶文化大房子的功能是考古界长期关注的课题,本文运用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方法,对河南偃师灰嘴大房子F1的地面及附近出土的陶器进......
旱作农业类型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以养畜业为辅,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性组合。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自然环境、文化传统......
南山头与睦王河两处遗址均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河流域,且都包含半坡文化晚期东庄类型遗存。浮选结果表明,仰韶文化时期,两遗址地......
本研究采集黄土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66株现代粟样品及19株黍样品,对其种子、叶片做碳氮稳定同位素测试,同时采用不同的模拟炭化方式......
长期以来,农史界把《氾胜之书》"种桑法"解释为桑黍混播、桑树截干、放火烧茬和以草木灰肥田等事。桑树截干涉及到西汉时期地桑形......
《诗经》中的《豳风·七月》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信息点密集,早为前人所论及。诗中名物众多,本文选取其中四组八种名物,进行训释和考......
古代黍、稷的现代名称,辞书界至今未能定论.本文综合建国以来国内历史、考古、文字、农史、农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新版<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