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黄组卜辞特殊写法的“黍”字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道德责任是指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道德主体以社会客观道德价值为评价标准,履行对他者(包括人、事、物)的责任,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道德责任具有范围的广泛性与有限性、目标的现实性与理想性、实现的自律性与强制性等特征。道德责任作为道德本然与实然的同一、伦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个体走向道德完善的必然通道,其逻辑体系由公民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国家、人类的应尽责任构成。构筑道德的社会与道德的人,需要道德责任从伦理规范走向伦理精神,最终化归伦理实践。
摘 要:美国权威的汉学研究期刊《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简称CLEAR)自1979年创刊以来曾发表多篇明清小说女性形象研究的论文,性别诗学是其中的重要命题,体现为他者审视中的性别形象、失语的女性群体、文化层面的性别差异三个研究路向。本文聚焦《中国文学》刊发的相关论文,了解海外明清小说女性形象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由小见大呈现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美学理想是创建新国家,塑造新国民,创造新文化。这种独特的美学理想既丰富了美学的现代意蕴,也是对以西方文明叙事为唯一逻辑的文明论的反拨。这种独特的追求使中国成为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秩序的另类,是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创造出的“新世界”的他者。在今天,我们深入阐释和思考这一美学理想,继承、弘扬、创造中华美学精神,既是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高的世界情怀和人
摘 要:1907年,王国维在其所主编的《教育世界》上刊登了《脱尔斯泰传》。全文约两万字,分13章,详细介绍了托氏的生平经历、文学作品、宗教思想等。这是1900年中国译介托尔斯泰以来,最为详尽具体的一篇传记;特别是其中对《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杰作的细致讨论,亦为晚清首见。笔者经过考察,发现此传的底本系明治日本的文学家中里介山在 1906年所著的《托尔斯泰言行录》(『トルスト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