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叔河相关论文
八十年代的湖南出版界,的确是有过一番辉煌的。声誉鹊起的几套卷帙浩繁的丛书的出版,就足以显出他们的胆识、魄力和胸怀。著名老作家......
多年前,谢泳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过去的教授》,说的是那些老派教授的事。我想谈谈“过去的编辑”——如今已是耋耄之年的那一代老编......
一本算不上新的书,却有三位名家联袂登台,可以想见这部《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的份量了。周作人诗,丰子恺图画,钟叔河笺释,似可谓之“好戏......
庄子浅说陈鼓应著精装32开定价:36元本书由《庄子浅说》《庄子思想散步》和附录《老庄思想要旨》三部分构成。《庄子浅说》包括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琉璃厂开设通学斋书店的孙殿起写过一本厚厚的《贩书偶记》,这是他辑录多年经营中所见古籍而成的一部版本目录......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与周作人结下了不解之缘。1986年暮春,我从来访的新加坡著名学者郑子瑜教授处得知其珍藏着周作人《知堂杂诗......
关于周作人,近十几年来,经过张铁荣、舒芜、钟叔河、止庵、刘绪源等诸位先生的努力,史料罗掘几穷,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一个基本判断也渐......
一 二○○八年秋日,借回长沙看望父母,拜访了钟叔河先生。我随身带上了部分《随笔》作者的影册,聊天中拿了出来。他一路翻下去,默不......
我有个很大的毛病,形体上比较疏懒,内心里也不想上进。我从没想过要吃文字的饭。我应该是个很好的手艺人 钟叔河自撰简历 ......
本篇陈垣《〈林屋山民送米图〉题记》墨迹及录文,引自钟叔河编《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岳麓书社2002年版)。戊子立夏当公元1948年5......
文人唯有笔墨,所思所忆,所乐所哀,只能托诸。唐宋以来,书画即是诗文,挥洒无非歌哭,已成传统。宁文诸作,纵情写意,直抉心胸,虽欠老到,而精力弥......
有着丰厚阅历的作假,其行文笔调虽然看似随意,但是仔细品味能够感受到经受磨难之后所形成的生活哲学.在文中就对阿来《词典的故事......
出版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出版人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纵观当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优秀出版家的使命......
《与天下共醒》是当代中国二十位知识人的谈话录,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作者李怀宇,广东澄海人,多年从事知识人的访......
<正>在读书界和学术界,止庵有两个为人所知的身份:一是继钟叔河之后周作人作品最主要的整理出版者,他先后整理出版《周作人自编文......
7.凤姐赞赏红玉的语文品质。语文品质评价的是语言作品如何使用语言(即语言用得怎么样)的品质,而不是对语言所表述出来的内容是否正......
30年来,中国大陆周作人文集的出版成就斐然。从1981年到2010年,中国大陆共出版各种周作人文集211种。编订周氏文集用功最勤、成就......
湖南出版界有两个人物闻名全国,一个是钟叔河,另一个是比钟叔河大三天的朱正。他们是《新湖南报》的同事,也是新闻干部训练班的同学,还......
阿来《词典的故事》与钟叔河《买旧书》两文均回忆购书经历,所叙背景同属物质生活凋敝和精神匮乏的年代.对一本词典的渴慕,对一本......
<正>由于教育和研究体制的差异,日本学者在"通识"上要优于中国学者,后者偏于专精而有条块分割之嫌。"开始看这套讲谈社的‘中国的......
2019年,钟叔河的散文集《念楼随笔》荣获“博库·春风悦读年度致敬奖”,出版家钟叔河又一次走进公众视线。自1993年获“第三届......
赫尔曼·黑塞在《荒原狼》中,借主人公哈勒尔之口,说了这样一段话:“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个习俗,每项传统都有自己的风格,都各有......
期刊
<正> 《出版广角》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开辟了“学其短”专栏,登载钟叔河先生翻译的古文。我对这个专栏特别感兴趣,每次一接到刘硕......
<正>将书包斜挎在身后,像鸭群一样走在小路一边的小学生,在往富厚堂去的路上遇见好几拨。初春的双峰县荷叶镇正下雨,空气清甜,柳条......
一我本不识俞润泉先生,只是在父亲李锐留存的资料中,这个名字常常出现,就上网查了一下,结果搜寻到了与“美食”有关的不多的几条。......
新时期以来的出版界中,湘版图书从全国浩如烟海的图书中脱颖而出、大领风骚,为出版湘军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钟叔河作为出版湘......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开始苏醒,湖南的图书出版在良好的大环境下开始迅速发展。这时......
2018年的三月,乍暖还寒。当然,在新媒体时代,春天还没有到的时候,微信朋友圈里就已经有很多人晒出了繁花似锦、眼花缭乱的各式美图了。......
<正>他18岁起从事编辑工作,同时研究现代思想文化史,曾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任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主持编辑出版的《......
钟叔河先生的《念楼学短》,书名很让人费一番琢磨,念楼该是一座多么有名气的楼。翻开先生写的序,我们才恍然大悟:念楼,即廿楼,就是......
钟叔河先生的《念楼学短》是我书桌上的常驻之“师”。晨起旱读,默诵一两篇,如饮早春新茶,两颊生津;黄昏霾重,抄录三五页,可赏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