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下共醒》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dWE4R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天下共醒》是当代中国二十位知识人的谈话录,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作者李怀宇,广东澄海人,多年从事知识人的访谈和研究。作品有《访问历史:三十位中国知识人的笑声泪影》《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等。
  在本书里,李怀宇把目光投向了20世纪70年代后发挥了重要影响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与他们进行了深刻而坦诚的对话。他们是葛兆光、钟叔河、周振鹤、吴思、邓晓芒、许纪霖、李辉、陈来等当代著名学人。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观照历史与未来,思考个体与家国,瞻望世界与中国,对当代中国之由来与走向提供了各自的解答,赤诚之心溢于言表。
  在这样多元的答卷中或可发现无限可能,在思想的碰撞与激荡中或能寻得醒世良方。他们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也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历史脉络。
  梁启超在20世纪之初断言近世史为“世界之中国”,在近三十多年得到了惊心动魄的印证。中国一步步地开放,已融入世界浩浩荡荡的潮流。历史并没有终结,而是出现了无数让东西方都感到棘手的新问题。中国正走向现代化,随之而来的仿佛是后现代的迷思。天下巨变,谁与共醒?
  李怀宇正是抱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与这些观察者的对话。十年前,他发愿在华文世界遍访心仪的知识人,有时感觉就像和时间在赛跑,遥望前辈渐行渐远的背影,更觉义不容辞。作者在序言中指出:“身处大变局中,我常感迷惘,甚至为世间不平事而感到痛苦和无助。尽管我对未来充满乐观,但对现实的种种迷思,使我不停地向学有所成的知识人请教,希望在多元的答卷中找到无限的可能。”
  于是,便有了这样一本集各大家之言的“醒世良方”。书中有葛兆光发人深省的呐喊,“重新思考世界之中国”;有钟叔河的愿景,“期待中国走向世界”;有许纪霖的感叹,“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有吴思如尖刀般锐利的观察,“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潜规则里”……在这里,有思想,有信息,更有信仰。
其他文献
我不是一个酒鬼,但这辈子却始终与酒结缘。  小时候大人们先是用筷子沾酒让我尝,后来拿起汤匙舀酒给我舔,再后来就干脆让我同他们坐在一起直接在大碗里喝。  1982年夏天,我刚在隆盛参加工作,第一次下乡到干柏树大队找大队干部说事,看我毛头小伙一个,人家甩都不甩一眼,自顾忙自己的活路。好不容易等到人家把事情做完,却又到了吃饭时间,哪晓得我刚依照一上午反复打磨的腹稿开个话头,就被人家“酒桌子上不谈公事”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