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相关论文
二十年前的懵懂少年 读着那首满是英雄梦想的千古江山 一千年前的京口故地 江南游子曾指点江山 赵氏子民怎能躬身北向......
江西赣州不仅因山水秀丽而闻名于世,更由于这座古老城市因完好保存了自宋代沿袭至今的三千多米古城墙而名闻遐迩。赣州宋城墙全长36......
在中国近代史上,赣州因是国共两党血战之地而著名。然而,赣州的著名不仅如此,早在北宋时期它就享誉全国,它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国家级历史......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真正精美的语言必定是生动活泼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能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推动的作用。而语言平庸是作......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辛弃疾即景感事的名作,对这首词的表达方式,万骏云先生是这样认为的“全词用的是比兴手法。周济说‘借......
高中语文教材(选修一)选编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玉案·元夕》。对这首词的思想分析,《教师用书》简析为“是作者政治失意后,自甘淡泊......
我的家乡在赣州,那是个好地方。 家乡到处都有迷人的景致,有八面玲珑的八境台,闻名遐迩的郁孤台,历史悠久的宋代古城墙,坚固的慈云塔......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爱国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用词这种独特的形式写下了......
郁孤台坐落于赣州城西北角的田螺岭上。因山上树木葱郁,山势、亭台临江孤立而得名。 郁孤台始建于唐朝,距今有1200多年历史了,是一......
端方是清末最重要的金古碑帖鉴藏家,字午桥,号陶斋。上海图书馆藏有大量端方旧藏碑帖善本,今从中精选五种介绍给读者。它们分别是:......
此词写词人登郁孤台(今贺兰山)远望时,有感而发,借景抒情,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写景,由于汉字形、声、义......
2008年初冬,和朋友去江西出差,在赣州住了两宿。当然,到赣州肯定绕不开郁孤台。没来以前我总把郁孤台想成一个山顶上的平台,顶多有......
立意的高下决定着文章的优劣。唐代诗人杜牧说:“以意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由此可见立意高远的重要性......
【正】 赣南即赣州地区,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与广东、福建、湖南三省毗邻,是我国东南沿海与内地相连接的重要过渡地带。它“......
【正】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各类流散文物的收集和保护。由于法帖不仅在保存我国悠久的书法艺术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而且......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脍灸人口的词的作者就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辛弃疾。“文......
【原文】郁孤台之魂佚名①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②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郁孤台,在赣州市内贺兰山上。始建于唐代。苏轼、赵、彭汝砺等多有吟咏。南宋淳熙三年,辛弃疾怀着一腔忧国忧民的愁绪,登上郁孤......
自唐、宋以来,文人们就对郁孤台吟咏不断,其中以宋代文人苏轼及辛弃疾所题佳句最负胜名,经过不断的文本流传与辗转,辛弃疾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