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格相关论文
在西方音乐史的长河中,巴赫是一位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个人性。练习巴赫作品是学习钢琴必不可少的......
《24首钢琴赋格曲及创作分析》于2013年出版,是于苏贤先生历时六年的力作(2005-2011)。这套作品包括了多种音乐风格,是于苏贤先生对自......
摘 要: 《24首前奏曲与赋格》是肖斯塔科维奇以巴赫平均律钢琴曲为参照,融合了俄罗斯音乐元素,运用了现代创作技法创作的。该作品以现......
于苏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复调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于先生1931年出生于哈尔滨,1953......
摘要:通过分析约·塞·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音乐表现、曲式结构来学习复调的相关知识,总结巴洛克时代的艺术特点。并通过对......
加拿大女钢琴家安吉拉·赫维特(Angela Hewitt)于2008年10月26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为广大观众及爱乐者带来了一场巴赫钢琴作品的音乐盛宴。 赫维特女士出......
文性”又译作互文本性或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是由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1966年在《符号学......
写下这个题目,就觉得太宽泛,于是就从一个有争议的例子简单表明—下观点吧。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讨论日语文学作品的翻译问题。讨......
[摘 要]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对古典及早期作品的崇尚和热爱使他不仅熟练掌握并发展了传统曲式结构,也善于把早期的作曲技法融入自己......
摘要 在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当中,作曲家大胆运用京剧音乐中的各种元素,使得京剧与钢琴发生了许多交融与关联。钢琴曲中的京剧元素包括......
独特的赋格文体———论《尤利西斯》第11章中的音乐刘象愚把文学和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乔伊斯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利西斯》中......
巴赫《创意曲》是一种运用复调手法创作、以复调的旋律线所构成和声为主的多声部音乐作品,在结构上具有非凡的严谨一致性。文章试......
“嬉游曲”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小型乐队作品,有弦乐、管乐或弦乐加管乐的嬉游曲。18世纪后期开始流行于奥地利。他与当时的“小夜曲......
摘要手风琴自诞生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它具有宽广的音域、多样迷人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库夏科夫是近现代俄罗斯音乐史上......
在表达人类幽深细腻的心思和情绪方面,语言做不到的,音乐却往往能做到。那么,为什么音乐能让人怦然心动? 雨夜里捧一杯咖啡,看......
几千年来,绘画与音乐各有自己的领地,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绘画是表现瞬间的、可视的空间艺术,而音乐所表现的是灵魂的......
《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创作于1722年,共二十四首,巴赫使用了全部24个大小调,调性的排列顺序为:C 大调、c小调、升 C 大调、升 ......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学科自建立以来经历了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在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本文将从教学体系、基......
“混合主—复调结构”这一名称本身已经指出其中包含的两种重要因素:主调与复调。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音乐曲式学意义,因为在传统曲......
欧洲音乐发展史其实就是复调音乐的发展史,在三百多年的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其自身所具有的复调技术使得复调音乐教学与演奏被视为......
钢琴学习是一种综合、全面的能力培养,其中技术训练占据重要地位.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们常见的有单纯训练手指的练习曲;还有涵盖......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前三部奏鸣曲写于他26岁,而最后一首奏鸣曲,Op.111则完成于1822年,之后他过了5年就去世了。这32首奏......
J.S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甚至被认为是西方文化史上成就最高的艺术家。他一生创作的作品浩如烟海,几乎涉猎到当时......
前奏曲与赋格这一组合形式的作品在音乐历史的长河里最负盛名的当属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继巴赫之后,欣德米特的《调性游戏》......
一、生平简介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1873一1943)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地主家庭,15世纪摩尔达维亚名门贵......
《调性游戏》这部作品是欣德米特唯一的一套钢琴复调曲集,这套作品表现了欣德米特独特的调性观念.本文以“欣氏”作曲理论为切入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音乐家,其32首钢琴奏鸣曲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他音乐创作中最重......
奏鸣曲与赋格是钢琴音乐的重要体裁 ,欧洲音乐的发展史中留下无数优秀经典的作品 ,它们已成为高师钢琴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把握它......
与套曲曲式相融合的赋格,是将套曲的曲式思维与赋格结构原则及陈述方式融为一体的综合形式。本文以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Ⅱ卷......
在音乐分析基础课中,赋格结构分析的教学模式可以由三个环节构成.一为赋格整体结构概述;二为赋格的图式化分析;三为赋格的分类与演化......
巴赫的钢琴作品明显区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并且风格完全的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主流,并将复调音乐发展到了巅峰。在巴洛克时......
复调的初步形成主要在法国、意大利和德奥,但是让复调发展最完善,对后世技法影响最大的还是德奥。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北德管风琴宗......
摘要:本文以席曼诺夫斯基《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赋格结构、音乐材料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说明......
通过对典型形式动词 “加以” 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分析可以发现, 形式动词的典型分布框架是 “施事+介词+受事+形式动词......
布里顿在"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这部作品中运用古典旋律来进行创作,并在配器中模仿通奏低音,在体裁上使用赋格等复调创作手法,使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