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相关论文
南宋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晁无咎”条下著录了一段论词之语,称“李易安云”。魏庆之《诗人玉宵》卷二一《诗余......
词由于误解误用也会产生新义,这是词义演变的一种方式。汉语史上词义误解误用的常见类型有:训诂学家的错误解释、后代文人误解前代......
本文运用“系统比较法”研究汉语言文字,对汉语词汇的语音、语义、字形这三者的异同搭配进行系统考察,分析了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和区......
国学大师王国维论词(《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有我之境”为“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为“......
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第二十四届中华诗词年会暨夏承焘吴鹭山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乐清召开。会议收到有关夏承焘和吴鹭......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曾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
【正】一 词组的名称和定义 1.词组的名称 在谈词组的名称之前,先谈谈汉语里究竟有没有既不同于词,又不同于句子的语法单位——......
试谈厉鹗论词绝句范三畏清初定鼎,经过顺治前后十八年的经营,到了康熙时代,政治渐趋稳定。文学初步繁荣。一时诗界有南施北宋、南朱北......
【正】一填词必须守律,此律字,作法律之律解,非律吕之律。二白石词有旁谱者,最十七阕。吾人填此十七调,可无庸守四声,有旁谱可据依......
<正> 一九八二年春夏间,叶嘉莹应聘在四川大学讲唐宋词,曾与缪钺时相过从,研讨词学,两人意见极多相合或相近者,即便偶有分歧,而互......
由缪钺、叶嘉莹两教授合撰的《灵谿词说》,自1982年第三季度在本学报及其丛刊连续刊载,至1986年底,计四十一篇、约四十余万字,在国......
李清照的《词论》日益受到研究者的注意。本文从词学批评史的角度,从系统性、研究视角、理论价值以及对后世影响等四个方面加以论......
根据词义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存在的三种情况,本文认为,词义系统中词义以其不同的性质构成三类子系统:逻辑型系统;语义型系......
李清照《论词》与曹丕《论文》张进西安联大师范学院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专论,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
<正>一、前言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女文学家,在所有的古代词人中,她也是成就最高的作者之一。李清照......
许多人因读过叶嘉莹品诗论词的文字,而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许多人因曾目睹叶嘉莹在讲台上精神矍铄的风采,从此坚信“美人不再迟暮”。......
本文论述了社会生活变化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强调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变迁,民族习俗的异同等是影响词汇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反过......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为选词底本,在力图保存底本基本面貌的基础上,通过例言即《蒿庵论词》整合选词与论......
姜夔是与辛弃疾双峰并峙的南宋著名词人,后人评论其词"清空骚雅",艺术水平相当之高,在清代还被浙西派推为宋词第一,被誉为"词中老......
王国维《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在词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从中可以窥视王国维选词观与词学思想。全书编辑体例调整适当,编选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