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史相关论文
七十余年来,台湾的世界史研究颇有建树,其发展进程可大致划分为1945—1969年的草创时期、1970—1989年的初步发展时期和1990—2021......
陈衡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作家、女学者之一。1914年作为清华招考的首批留美女生赴美留学,1920年归国后曾先后任教于北京......
我上“中西女塾”(后称“中西女中”)读书,纯粹是受家庭教师的影响。1929年在上海居住时,父亲为我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俞先生,她是“......
民国时期,以社会进化论、因果律、民族竞争为主旨的民史和文明史的新史学思潮已成主流,推动了学界以新史学为指导编纂历史教科书的......
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历史教科书》开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合编的先河,在我国历史教育和教科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
一、古今可以比较吗?在本文中,我想贯穿我对“现代化”的古代思考,一个可能会视为荒诞的念头。首先,读者不难发现,在本文中,我的时间观念......
李长莉(以下简称李):当今的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带来了许多变化和不确定性,各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都在思考这一变革对于人类的意义,寻求回应......
一陈衡哲(1890~1976),女,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中国第一位女教授和西洋史教授,原名陈燕,字乙睇,笔名沙菲,英文名“Soph......
1910年是留美官费生考试的第二年,胡适当时19岁,正在上海华童公学教书,决定报名参加考试。当时录取的名额较少,胡适對考试也没抱多大希......
蒋介石写给胡适的挽联堪称经典,一句“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概括了胡适亦新亦旧、新旧之间的一生。可为佐证的是,当年19岁的胡适竟......
我国之有世界史学科,严格说来是在1949年以后。这么重要的一个学科到如此晚的时间才出现,根本原因是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了。一个......
世界史学科在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中,经历了在称谓上从“西洋史”到“世界史”的转变.这种转变以1952年院系调整为划分点,其背后......
著名历史学家雷海宗在中国史和西洋史领域都有很深造诣,尤擅长用自己独特的史观来解释历史,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在芝加......
李季谷是民国时期享有一定声誉、如今却名不见经传的史家,有留学东西洋、师范生、学政交织等身份特色。主要从事外国史、历史研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世界史学科开始了自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升堂入室,可以到世界史坛上和同行辩道问难,相......
民国时期大学的"中国通史"讲授,有一个从模仿西洋史"上古、中古、近古、近世"的"分期"体系,向"断代"体系逐步演变的过程,最通行的......
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者是中国的留美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国内史学界对他们的留学生涯,特别是博士论文关注较少。这批学者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