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观相关论文
从“新文学”到“现代文学”,到1980年代后期现代文学界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和实践,以及现行研究界提倡......
梁宗岱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象征主义理论的中坚与纯诗理论的探险者。他源于契合的象征论体现了对象征主义的深度把握,而纯文学追求中......
“五四”前 ,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是在现代性的策动下进行的。现代性表现为一种反思、批判的现代意识精神。由于对现代性的不同的接......
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独特的编写体例、分期方式及价值评判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
整体统摄六朝文论史料,以科学求真的态度,践行以问题为纲的文论书写模式,全面体认六朝文论的重要地位,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
回眸过去百余年的中国文论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就是抛弃了传统的“大文学”观、“杂文学”观,取而代之以源自西方的......
2014年11月24日至11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和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
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批评实践,它以反抗旧历史主义、清理形式主义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由于与马克思主......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朝花夕拾》,"专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
<正>五、材料—观点—理论—思想—体系的思维进路古典文学研究要从材料出发,但不能止于材料。这里有个研究思维的进路,即如何逐步......
<正>从2009年6月到现在整整一年时光,一部拥有504.4万字、6部11卷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成了我个人生活的聚焦点,除了指导几......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
张炜在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大家奉献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以他独有的姿态,以他对文学的理想以及对文学的独特理解,叩问着这个......
王国维深谙乾嘉学派的考据实证学风,又深受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在戏曲研究方面的著述和贡献是历史性的。王国维率先引入并运用西方......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曾是一些文学史家的执着追求,这以香港学者司马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