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相关论文
“张掖城”当始自太初四年(BC101)时张掖郡觻得县的设立,其地望当与其位处关键“山水”的交汇地带及中亚人群长期东迁河西有关。西魏......
《马可·波罗行纪》对中国西北重镇甘州的记述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通过校译穆勒和伯希和校注“百衲本”中第62章“甘州”部分,并......
清康熙年间,阿拉善蒙古归附清廷后,与河西府(县)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划界纷争。该文利用档案、地方志等相关文献资料,对清代河西走廊......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珍藏有一部明英宗皇帝朱祁镇于正统十年(1445)颁赐甘州卧佛寺的《永乐北藏》,大部保存完好,现为国家一级......
“再加把劲,争取中午把这些棚膜扣完!”2014年4月10日,甘肃张掖甘州上秦镇徐赵寨村设施农业基地数百人一起劳动的场面向人们展现了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1866年左宗棠由江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次年,他在赴酒泉途经武威时,前往文庙拜祭孔“圣人”.然而,当左宗棠走到文庙门口时,管理人员......
一九五二年(北京)十月十六日与徐绍清、彭菊生(湘剧著名琴师)谈湘剧高腔。湘剧高腔的汉腔戏,指大锣鼓的戏腔而言大汉腔,小汉腔指小......
一、背景综述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历史上又称甘......
道教正式传入张掖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甘州道德观就位居丝绸之路之重镇张掖。由于历史悠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加上民间音乐资源......
小调是民歌中流传最广的一种题材。它不仅是指流传在城镇集市间的小曲,还包括广大劳动群众在休息、娱乐、节庆等场合中所唱的各种......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各历史时期特殊的自然、地理赋予了其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其厚重而特殊的历......
文章对法藏敦煌文献P.3016V中一件抄写的<某乙致令公状>进行了考辨,认为它是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写给灵......
采用传统的水均衡方法及环境同位素分析、氟里昂测年等技术,结合地震、地面物探、气象水文及地下水流场分析手段,分析了甘州城区及......
明代兵变,自嘉靖朝起便进入了高发期,规模也逐渐扩大,对明代中后期政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甘州兵变发生在正德朝和嘉靖朝交......
河西走廊地处黄河以西,位于祁连山与龙首山、合黎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是联系中原同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往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特色资源禀赋,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旅游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调整产业结构......
针对甘州区近几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结合张掖市节水型社会确立,以及甘州区节水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阐述了甘州区全面建设高......
八声甘州是唐甘州大曲在唐末宋元及以后各时代发展演化而成的曲牌名,在戏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渐被戏曲音乐所吸收。并在融于戏曲......
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课程建设,是推动地方高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甘州地处河西走廊要冲,是古”丝绸之路”往来的重要通道,甘州古代......
甘州回鹘是9世纪晚期至1028年间由河西地区的回鹘人以甘州为中心建立的民族政权。史书对其记载甚少,唯敦煌出土古代写本与石窟考古......